“怨西風邊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怨西風邊草”全詩
怪重陽菊早。
滿檻煌煌看霜曉。
喚金錢翠雨,不稱標容,瀟灑意、陶潛詩中能道。
不應夸絕艷,曾妒春華,因甚東君意不到。
又似鎖,三千漢女,偏教明妃、怨西風邊草。
也何必、牛山苦沾衣,算只好龍山,醉狂吹帽。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洞仙歌(菊)》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洞仙歌(菊)》是一首宋代晁補之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今年閏月美好,重陽菊奇異地開放早。滿滿的窗欄光輝,霜寒的清晨中欣賞。稱呼它為金錢翠雨,不僅能體現出菊花的高貴之態,還帶有陶淵明詩作中的瀟灑意境。它不應該被夸獎為絕世之艷,因為曾經嫉妒過春天的繁華,為何東君(指重陽)的心意沒有預料到呢?它還像是鎖住了三千漢代的美女,特意讓明妃怨恨西風邊的草地。為了什么呢?難道是牛山的苦澀彌漫在衣裳上?只能算作龍山的美酒,讓醉狂的人吹起帽子。
詩意和賞析:
《洞仙歌(菊)》以菊花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菊花的贊美和思考。詩中通過描繪菊花的美麗和特點,展現了其高雅、高潔的氣質。作者以清晨觀賞菊花為背景,描寫了菊花的獨特魅力。他將菊花比作金錢翠雨,既突出了其珍貴的品質,又體現了陶淵明詩作中的瀟灑情懷。
然而,作者同時也提到了對菊花過度夸獎的質疑。他認為菊花雖美,但不應被過度吹捧為絕世之艷。這可能是因為作者嫉妒春天的繁華,對于重陽的心意沒有預料到而產生的一種思考。他將菊花比作鎖住了三千漢代美女的象征,與明妃的怨恨西風邊的草地相對應,抒發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命運無常的感慨。
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無奈和嬉笑怒罵的情緒。牛山的苦澀沾染在衣裳上,可以理解為作者感到困擾和受到了某種束縛。然而,他將這種困擾化作龍山的美酒,以一種醉狂的方式吹起帽子,表達了對生活的豁達和對逆境的堅韌。
整首詩以菊花為線索,通過對菊花的描繪和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對命運的思考以及對生活的態度。同時,通過菊花的象征意義,也抒發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困境的反思。
“怨西風邊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òng xiān gē jú
洞仙歌(菊)
jīn chūn rùn hǎo.
今春閏好。
guài chóng yáng jú zǎo.
怪重陽菊早。
mǎn kǎn huáng huáng kàn shuāng xiǎo.
滿檻煌煌看霜曉。
huàn jīn qián cuì yǔ, bù chēng biāo róng, xiāo sǎ yì táo qián shī zhōng néng dào.
喚金錢翠雨,不稱標容,瀟灑意、陶潛詩中能道。
bù yīng kuā jué yàn, céng dù chūn huá, yīn shén dōng jūn yì bú dào.
不應夸絕艷,曾妒春華,因甚東君意不到。
yòu shì suǒ, sān qiān hàn nǚ, piān jiào míng fēi yuàn xī fēng biān cǎo.
又似鎖,三千漢女,偏教明妃、怨西風邊草。
yě hé bì niú shān kǔ zhān yī, suàn zhǐ hǎo lóng shān, zuì kuáng chuī mào.
也何必、牛山苦沾衣,算只好龍山,醉狂吹帽。
“怨西風邊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