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南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記得南游”全詩
煙鎖上宮門。
記得南游,偶尋飛澗,一洗庾公塵。
香爐高詠君家事,文彩近前人。
它日騎鯨,尚憐迷路,與問眾仙真。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少年游(次季良韻)》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少年游(次季良韻)》是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廬山美景和詩人的游歷經歷。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廬山瑤草四時春。
廬山上的瑤草每個季節都是春天。
煙鎖上宮門。
山上的煙霧遮住了宮殿的門。
記得南游,偶尋飛澗,一洗庾公塵。
我記得曾經南游時,偶然發現了一條飛瀑,洗去了我身上的塵埃。
香爐高詠君家事,文彩近前人。
我高唱著君家的事情,文采近乎前人。
它日騎鯨,尚憐迷路,與問眾仙真。
如果有一天我騎著鯨魚,仍然會憐惜自己迷失方向,去問眾仙真理。
詩意:
這首詩詞以廬山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廬山美景的贊美和對自己旅行的記憶。詩中描繪了廬山上瑤草常年如春的景象,以及煙霧籠罩的宮門。詩人回憶起自己曾經南游時的經歷,偶然發現了一條飛瀑,洗去了自己身上的塵埃。他高唱著君家的故事,文采近乎前人。最后,詩人幻想自己騎著鯨魚遠行,仍然會憐惜自己迷失方向的情況,去問眾仙真理。
賞析:
這首詩詞以廬山的美景為背景,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大自然的景色和詩人的游歷。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廬山瑤草四時春的美景與煙霧遮住的宮門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對廬山美景的向往和無法觸及的遺憾。詩人以自己南游的經歷來展示自己的游歷心得,同時表達了對庾公的尊敬和追隨。最后,詩人以幻想的方式,描述了自己騎鯨遠行的情景,并表達了對真理的追尋和探索。
整首詩詞意境清新,語言簡練,通過對廬山景色的描繪和個人經歷的敘述,展示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真理的追求。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同時也可以從中體味到詩人對傳統文化的尊崇和對人生旅途的熱情。
“記得南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nián yóu cì jì liáng yùn
少年游(次季良韻)
lú shān yáo cǎo sì shí chūn.
廬山瑤草四時春。
yān suǒ shàng gōng mén.
煙鎖上宮門。
jì de nán yóu, ǒu xún fēi jiàn, yī xǐ yǔ gōng chén.
記得南游,偶尋飛澗,一洗庾公塵。
xiāng lú gāo yǒng jūn jiā shì, wén cǎi jìn qián rén.
香爐高詠君家事,文彩近前人。
tā rì qí jīng, shàng lián mí lù, yǔ wèn zhòng xiān zhēn.
它日騎鯨,尚憐迷路,與問眾仙真。
“記得南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