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舫攜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彩舫攜將”全詩
醉倚吳王宮殿,不解悲涼。
舞猶慵、小腰似柳,歌尚怯、嬌語如簧。
好林塘。
玳筵留住,彩舫攜將。
清狂。
揚州一夢,中山千日,名利都忘。
細數從前,眼中歡事盡成傷。
去船迷、亂花流水,遺佩悄、寒草空江。
黯愁腸。
暮云吟斷,青鬢成霜。
分類: 玉蝴蝶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玉蝴蝶》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玉蝴蝶》是一首宋代晁補之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回憶往事中的年輕豪情,描繪了南國的美景和蓬島的風光。我醉倚在吳王的宮殿上,卻無法理解其中的悲涼。舞姿仍然慵懶,小腰如柳枝一般柔軟,歌聲依然羞怯,嬌語如同彈簧般動聽。美麗的林塘,玳筵上的宴席留住了我,彩舫將我帶走。清明的狂放之情,揚州一場夢,中山千日,名利都已忘卻。細數往事,眼中的歡樂盡化為傷痛。離去的船迷失在紛亂的花與流水中,遺失的佩劍悄然存在,寒草覆蓋著空蕩的江面。憂愁填滿了我的胸膛,夕陽下云霧低吟,青絲已經染上了霜色。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表達了詩人對過去豪情歲月的回憶和對逝去時光的悲涼之感。詩中以南國風光作為背景,通過描寫醉臥吳王宮殿、舞蹈、歌唱等場景,展現了詩人當年豪放不羈的風采。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名利的消逝,詩人回首往事,發現曾經的歡樂已經變成了傷痛,內心充滿了憂愁和黯然。最后的暮云吟斷和青鬢成霜,也象征著詩人已經步入了人生的晚年,歲月的無情和寂寞的感覺。
賞析:
《玉蝴蝶》以描寫景物和表達情感的手法相結合,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展示了詩人的情感變遷和對逝去時光的思考。詩中的南國風光和吳王宮殿為詩人提供了一個豪放、爛漫的背景,與此形成強烈的對比的是詩人內心的憂愁和悲涼。詩人用舞蹈、歌唱等形象來表現當年的豪情壯志,卻在回憶起來時感到傷感和失落。最后兩句“暮云吟斷,青鬢成霜”給人以歲月無情、時光流轉的感觸,也表達了對青春逝去和人生蒼老的思考。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獨特的描寫手法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展示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回憶和思考,以及對人生的感慨和黯然情緒。同時,通過南國風光和吳王宮殿等壯麗景象的描繪,更加凸顯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寂寞。
“彩舫攜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hú dié
玉蝴蝶
àn yì shào nián háo qì, làn nán guó péng dǎo fēng guāng.
暗憶少年豪氣,爛南國、蓬島風光。
zuì yǐ wú wáng gōng diàn, bù jiě bēi liáng.
醉倚吳王宮殿,不解悲涼。
wǔ yóu yōng xiǎo yāo shì liǔ, gē shàng qiè jiāo yǔ rú huáng.
舞猶慵、小腰似柳,歌尚怯、嬌語如簧。
hǎo lín táng.
好林塘。
dài yán liú zhù, cǎi fǎng xié jiāng.
玳筵留住,彩舫攜將。
qīng kuáng.
清狂。
yáng zhōu yī mèng, zhōng shān qiān rì, míng lì dōu wàng.
揚州一夢,中山千日,名利都忘。
xì shù cóng qián, yǎn zhōng huān shì jǐn chéng shāng.
細數從前,眼中歡事盡成傷。
qù chuán mí luàn huā liú shuǐ, yí pèi qiāo hán cǎo kōng jiāng.
去船迷、亂花流水,遺佩悄、寒草空江。
àn chóu cháng.
黯愁腸。
mù yún yín duàn, qīng bìn chéng shuāng.
暮云吟斷,青鬢成霜。
“彩舫攜將”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