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飲都門春浪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帳飲都門春浪驚”全詩
東飛身與白鷗輕。
淮山一點眼初明。
誰使夢回蘭芷國,卻將春去鳳凰城。
檣烏風轉不勝情。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浣溪沙(廣陵被召留別)》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廣陵被召留別)》是宋代晁補之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帳飲都門春浪驚。
東飛身與白鷗輕。
淮山一點眼初明。
誰使夢回蘭芷國,
卻將春去鳳凰城。
檣烏風轉不勝情。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廣陵被召留別的情景。詩中通過描寫春浪驚起、白鷗輕飛、淮山初露等景物來表達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詩人以凄迷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故鄉的思念,對離別的痛苦,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和無奈之情。
賞析:
該詩詞運用了典型的山水田園意境,通過描繪春浪驚起、白鷗輕飛等景物,展示了作者對美景的感受。同時,詩中也融入了離別與思念的主題,以及對未來的擔憂與迷茫。其中,“誰使夢回蘭芷國,卻將春去鳳凰城”這句表達了作者在離別中,對故鄉的思念與追憶,以及對未來的無奈與猶豫。最后一句“檣烏風轉不勝情”則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悲傷和無法言表的情感。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抒懷的情感為特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離別的痛苦與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鄉土情懷、對命運的思考和對人生無奈的體悟。這首詩詞在文學價值和情感表達上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內涵。
“帳飲都門春浪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guǎng líng bèi zhào liú bié
浣溪沙(廣陵被召留別)
zhàng yǐn dōu mén chūn làng jīng.
帳飲都門春浪驚。
dōng fēi shēn yǔ bái ōu qīng.
東飛身與白鷗輕。
huái shān yì diǎn yǎn chū míng.
淮山一點眼初明。
shuí shǐ mèng huí lán zhǐ guó, què jiāng chūn qù fèng huáng chéng.
誰使夢回蘭芷國,卻將春去鳳凰城。
qiáng wū fēng zhuǎn bù shèng qíng.
檣烏風轉不勝情。
“帳飲都門春浪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