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盞相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雙盞相期”全詩
去年櫻桃開遍。
今年春色怪遲遲,紅梅常早,未露胭脂臉。
東君故遣春來緩。
似會人深愿。
蟠桃新鏤,雙盞相期,似此春長遠。
分類: 梁州令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梁州令(同前)》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梁州令(同前)》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二月春猶淺,
去年櫻桃開遍。
今年春色怪遲遲,
紅梅常早,
未露胭脂臉。
東君故遣春來緩,
似會人深愿。
蟠桃新鏤,
雙盞相期,
似此春長遠。
中文譯文:
二月的春天還很淺,
去年櫻桃盛開無遺。
今年春天的景色奇怪而遲緩,
紅梅常常開得早,
卻還未露出妝飾艷麗的花臉。
東方君王有意讓春天來得慢些,
仿佛能明白人們內心深處的愿望。
蟠桃剛剛雕刻完成,
兩盞酒杯已相約,
似乎這樣的春天會長久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早春時節的景象。詩人觀察到今年的春天來得比往年晚,與往年相比春色變得異常遲緩。然而,紅梅花卻異常早開,但它們的花臉還沒有完全展示出胭脂的美麗。
詩中提到的“東君”指的是東方君王,暗示著帝王的意愿。東君刻意讓春天來得慢些,似乎能夠體察到人們內心深處的期盼和愿望。
詩的最后兩句提到了蟠桃和酒杯,暗示著與朋友共享美好時光的意境。蟠桃象征著長壽和吉祥,而雙盞酒杯代表著友誼和相聚。詩人通過這樣的描寫,表達了對于美好春天的期盼和渴望,同時也展示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春天景色的描繪和對東君意愿的想象,傳達出對美好春天的向往和對友情的珍視,表現了晁補之細膩的情感和對人生價值的思考。
“雙盞相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áng zhōu lìng tóng qián
梁州令(同前)
èr yuè chūn yóu qiǎn.
二月春猶淺。
qù nián yīng táo kāi biàn.
去年櫻桃開遍。
jīn nián chūn sè guài chí chí, hóng méi cháng zǎo, wèi lù yān zhī liǎn.
今年春色怪遲遲,紅梅常早,未露胭脂臉。
dōng jūn gù qiǎn chūn lái huǎn.
東君故遣春來緩。
shì huì rén shēn yuàn.
似會人深愿。
pán táo xīn lòu, shuāng zhǎn xiāng qī, shì cǐ chūn cháng yuǎn.
蟠桃新鏤,雙盞相期,似此春長遠。
“雙盞相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