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封羅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淚封羅帕”全詩
正喜花開,又愁花謝,春也似人易老。
慘無言、念舊日朱顏,清歡莫笑。
便苒苒如云,霏霏似雨,去無音耗。
追想墻頭梅下,門里桃邊,名利為伊都忘了。
血寫香箋,淚封羅帕,記三日、離腸恨攪。
如今事,十二樓空憑誰到。
此情悄。
擬回船、武陵路杳。
分類: 斗百草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斗百草》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斗百草》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別日常多,會時常少天難曉。
正喜花開,又愁花謝,春也似人易老。
慘無言、念舊日朱顏,清歡莫笑。
便苒苒如云,霏霏似雨,去無音耗。
追想墻頭梅下,門里桃邊,名利為伊都忘了。
血寫香箋,淚封羅帕,記三日、離腸恨攪。
如今事,十二樓空憑誰到。
此情悄。擬回船、武陵路杳。
詩意和賞析:
《斗百草》表達了晁補之對時光流轉和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對于愛情和名利的反思。
詩的開頭,作者感慨日子過得很快,時間的流逝令人難以捉摸。他欣喜于花朵的盛開,但又憂愁于花謝的無奈,因為春天也像人一樣容易衰老。
接下來的幾句中,作者表達了自己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他默默地思念著那些年青時的容顏,呼吁身邊的人不要嘲笑他的清歡。他的歡樂已經消逝得無影無蹤。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苒苒如云、霏霏似雨的形象描繪了離別的場景,暗示著離別之時的無聲無息。他回憶起過去在墻頭賞梅、門里賞桃的情景,他已經忘卻了一切名利。
接著,作者以血寫香箋、淚封羅帕的方式,形容自己的心情如何沉痛和悲傷,他用三日的時間來描述離別的痛苦。
最后兩句表達了現實的殘酷,十二樓空無一人,沒有人能夠達到他的心靈層面。此情悄然無聲,作者曾計劃回船,但武陵路已經遙遠。
《斗百草》通過對時光流轉和離別的描繪,表達了晁補之內心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富有意境的描寫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融合,展現了詩人對生活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淚封羅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òu bǎi cǎo
斗百草
bié rì cháng duō, huì shí cháng shǎo tiān nán xiǎo.
別日常多,會時常少天難曉。
zhèng xǐ huā kāi, yòu chóu huā xiè, chūn yě sì rén yì lǎo.
正喜花開,又愁花謝,春也似人易老。
cǎn wú yán niàn jiù rì zhū yán, qīng huān mò xiào.
慘無言、念舊日朱顏,清歡莫笑。
biàn rǎn rǎn rú yún, fēi fēi shì yǔ, qù wú yīn hào.
便苒苒如云,霏霏似雨,去無音耗。
zhuī xiǎng qiáng tóu méi xià, mén lǐ táo biān, míng lì wèi yī dōu wàng le.
追想墻頭梅下,門里桃邊,名利為伊都忘了。
xuè xiě xiāng jiān, lèi fēng luó pà, jì sān rì lí cháng hèn jiǎo.
血寫香箋,淚封羅帕,記三日、離腸恨攪。
rú jīn shì, shí èr lóu kōng píng shuí dào.
如今事,十二樓空憑誰到。
cǐ qíng qiāo.
此情悄。
nǐ huí chuán wǔ líng lù yǎo.
擬回船、武陵路杳。
“淚封羅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仄韻) 入聲八黠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