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更難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功名更難卜”全詩
那更氣遲節晚,負重陽金菊。
月期花信尚參差。
功名更難卜。
何事四時俱好,□一杯一曲。
分類: 不見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好事近(中秋不見月,重陽不見菊)》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好事近(中秋不見月,重陽不見菊)》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晁補之。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雨過中秋,愁對畫簾銀燭。
那更氣遲節晚,負重陽金菊。
月期花信尚參差。功名更難卜。
何事四時俱好,□一杯一曲。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中秋和重陽兩個節日的景象。詩人通過描寫風雨中的中秋和愁思之下的重陽,表達了他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功名富貴的追求的無奈。詩人認為,即使是在節日之際,也難以看到象征中秋的明月和象征重陽的菊花,因而感到遺憾。他同時對命運不公和功名難得的現實表示疑惑和無奈,認為人生中各個季節都有美好的事物,但卻很難得到。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中秋和重陽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命運無常的感慨。詩人在風雨之中描述了中秋的景象,暗示了中秋月圓的遺憾。他在愁思之下,對重陽沒有金菊表示了失望和無奈。詩中的"氣遲節晚"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認為時光已經遲到,節日也已經過去。詩人描繪了月期和花信參差不齊的景象,暗示了命運無法預測和預測功名難得的困境。最后兩句"何事四時俱好,□一杯一曲"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多姿多彩的期望,認為人生中每個季節都有值得享受的美好時刻,無論是喝一杯酒還是聽一曲音樂,都能在其中找到樂趣。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中秋和重陽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命運無常和對功名富貴的追求的思考和感慨。詩人認為人生中每個季節都有美好的事物,但面對現實的無奈和困境,他只能在短暫的樂趣中尋求慰藉。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傳達了生活的無常和難以預測的真實感受,給人以思考和共鳴。
“功名更難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ǎo shì jìn zhōng qiū bú jiàn yuè, chóng yáng bú jiàn jú
好事近(中秋不見月,重陽不見菊)
fēng yǔ guò zhōng qiū, chóu duì huà lián yín zhú.
風雨過中秋,愁對畫簾銀燭。
nà gèng qì chí jié wǎn, fù chóng yáng jīn jú.
那更氣遲節晚,負重陽金菊。
yuè qī huā xìn shàng cēn cī.
月期花信尚參差。
gōng míng gèng nán bo.
功名更難卜。
hé shì sì shí jù hǎo, yī bēi yī qǔ.
何事四時俱好,□一杯一曲。
“功名更難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