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山前千里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九里山前千里路”全詩
流水無情。
只送行人去。
路轉河回寒日暮。
連峰不許得回顧。
水解隨人花卻住。
衾冷香銷,但有殘妝污。
淚入長江空幾許。
雙洪一抹無尋處。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蝶戀花(送彭舍人罷徐)》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蝶戀花(送彭舍人罷徐)》是宋代陳師道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九里山前千里路,
流水無情。
只送行人去。
路轉河回寒日暮。
連峰不許得回顧。
水解隨人花卻住。
衾冷香銷,但有殘妝污。
淚入長江空幾許。
雙洪一抹無尋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別離之情,表達了離別時的悲傷和思念之情。
詩的開篇寫道:“九里山前千里路”,意指行程漫長,路途遙遠。接著描述了“流水無情”,形容了自然界的冷漠,與別離的心情相呼應。詩人僅能親自送別行人,“只送行人去”,表達了深深的離別之感。
隨著路程的轉變,“路轉河回寒日暮”,暗示著夕陽西下,天色漸暗。而“連峰不許得回顧”,則意味著一轉身就再也無法回望,象征著無法回到過去的時光。
下一段表達了別離之時的悲傷之情。水流隨著行人而去,“水解隨人花卻住”,形容了離別時的無奈和痛苦。同時,詩中提到“衾冷香銷,但有殘妝污”,暗示了離別時的孤寂和凄涼,以及殘存的思念。
在最后兩句,“淚入長江空幾許,雙洪一抹無尋處”,表達了離別時的悲傷之情。淚水流入長江,空無所尋,象征著離別后的無盡思念和客觀現實的冷漠。
整首詩以離別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別離的思念和無奈之情。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與人情感的對比,使詩詞更加深入人心,抒發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
“九里山前千里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é liàn huā sòng péng shè rén bà xú
蝶戀花(送彭舍人罷徐)
jiǔ lǐ shān qián qiān lǐ lù.
九里山前千里路。
liú shuǐ wú qíng.
流水無情。
zhǐ sòng xíng rén qù.
只送行人去。
lù zhuǎn hé huí hán rì mù.
路轉河回寒日暮。
lián fēng bù xǔ dé huí gù.
連峰不許得回顧。
shuǐ jiě suí rén huā què zhù.
水解隨人花卻住。
qīn lěng xiāng xiāo, dàn yǒu cán zhuāng wū.
衾冷香銷,但有殘妝污。
lèi rù cháng jiāng kōng jǐ xǔ.
淚入長江空幾許。
shuāng hóng yī mǒ wú xún chù.
雙洪一抹無尋處。
“九里山前千里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