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地狼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滿地狼藉”全詩
正是夜堂無月,沈沈暗寒食。
梁間燕,前社客。
似笑我、閉門愁寂。
亂花過,隔院蕓香,滿地狼藉。
長記那回時,邂逅相逢,郊外駐油壁。
又見漢宮傳燭,飛煙五侯宅。
青青草,迷路陌。
強帶酒、細尋前跡。
市橋遠,柳下人家,猶自相識。
分類: 應天長
作者簡介(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應天長(商調)》周邦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應天長(商調)》
條風布暖,霏霧弄晴,
池塘遍滿春色。
正是夜堂無月,沈沈暗寒食。
梁間燕,前社客。
似笑我、閉門愁寂。
亂花過,隔院蕓香,滿地狼藉。
長記那回時,邂逅相逢,郊外駐油壁。
又見漢宮傳燭,飛煙五侯宅。
青青草,迷路陌。
強帶酒、細尋前跡。
市橋遠,柳下人家,猶自相識。
中文譯文:
微風吹動著暖意,霧靄逐漸消散,
池塘中春色遍布。
此刻正是夜晚無月亮,黑暗中的寒食節。
梁間的燕子,前來的賓客,
似乎嘲笑我,關在門中感到孤寂。
花瓣飄落,院子里彌漫著蕓香,地面一片凌亂。
長時間記得那次相遇,巧合的相逢,在城郊的油壁上停留。
又見到漢宮里傳來的燭光,五侯的府邸中飄散著煙霧。
青草茵茵,迷失在小巷里。
強領著酒,細心尋找過去的痕跡。
市橋遙遠,柳樹下的人家,依然互相熟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應天長(商調)》是宋代詩人周邦彥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以及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回憶。
詩的開頭描述了微風吹暖,霧靄消散的春天景色,池塘中充滿了春意。然而,在這個本應明亮的夜晚,卻沒有月光,給人一種沉悶、寒冷的感覺,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憂愁。
接著,詩人提到了梁間的燕子和前來的賓客,暗示了他與外界的交往和社交活動。然而,這些人似乎在嘲笑他,使他感到更加孤寂。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花瓣飄落、院子里的蕓香撲鼻,地面上一片凌亂的景象。詩人回憶起過去的邂逅和相遇,他們曾在城郊的油壁上停留,同時還看到漢宮里傳來的燭光和五侯的府邸中飄散的煙霧。這些景象勾起了詩人對過去的記憶和尋找過去的渴望。
最后兩句詩提到市橋遙遠,柳樹下的人家,詩人感覺依然與這個陌生的環境互相熟悉,表達了一種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意蘊涵深遠,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情感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憂愁和對往事的懷念。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對自然景象和人情世故的對比,凸顯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孤獨感。詩人在寂寞中感嘆時光的流轉,對過去的邂逅和美好時光產生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故鄉和親人的眷戀。
這首詩詞的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態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幽靜、憂愁的氛圍。展示了詩人對于人生和時光流轉的思考,并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戀和對故鄉的思念。整體上,這首詩詞具有典型的宋代文人風格,寄托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與思緒。
“滿地狼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ng tiān zhǎng shāng diào
應天長(商調)
tiáo fēng bù nuǎn, fēi wù nòng qíng, chí táng biàn mǎn chūn sè.
條風布暖,霏霧弄晴,池塘遍滿春色。
zhèng shì yè táng wú yuè, shěn shěn àn hán shí.
正是夜堂無月,沈沈暗寒食。
liáng jiān yàn, qián shè kè.
梁間燕,前社客。
shì xiào wǒ bì mén chóu jì.
似笑我、閉門愁寂。
luàn huā guò, gé yuàn yún xiāng, mǎn dì láng jí.
亂花過,隔院蕓香,滿地狼藉。
zhǎng jì nà huí shí, xiè hòu xiāng féng, jiāo wài zhù yóu bì.
長記那回時,邂逅相逢,郊外駐油壁。
yòu jiàn hàn gōng chuán zhú, fēi yān wǔ hóu zhái.
又見漢宮傳燭,飛煙五侯宅。
qīng qīng cǎo, mí lù mò.
青青草,迷路陌。
qiáng dài jiǔ xì xún qián jī.
強帶酒、細尋前跡。
shì qiáo yuǎn, liǔ xià rén jiā, yóu zì xiāng shí.
市橋遠,柳下人家,猶自相識。
“滿地狼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