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花浪蕊都相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浮花浪蕊都相識”全詩
自別河陽,長負露房煙臉。
憔悴鬢點吳霜,念想夢魂飛亂。
嘆畫闌玉砌都換。
才始有緣重見。
夜深偷展香羅薦。
暗窗前、醉眠蔥蒨。
浮花浪蕊都相識,誰更曾抬眼。
休問舊色舊香,但認取、芳心一點。
又片時一陣,風雨惡,吹分散。
分類: 玲瓏四犯
作者簡介(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玲瓏四犯(大石)》周邦彥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玲瓏四犯(大石)》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周邦彥。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秾李夭桃,是舊日潘郎,
親試春艷。自別河陽,
長負露房煙臉。
憔悴鬢點吳霜,念想夢魂飛亂。
嘆畫闌玉砌都換。
才始有緣重見。
夜深偷展香羅薦。暗窗前、醉眠蔥蒨。
浮花浪蕊都相識,誰更曾抬眼。
休問舊色舊香,但認取、芳心一點。
又片時一陣,風雨惡,吹分散。
中文譯文:
嫩李、嬌桃,曾是昔日潘郎所愛,
親自體驗春天的美麗。自從離別河陽,
一直懷念著露房之間美人的容顏。
頹唐的鬢發上沾滿了吳地的霜,思念如夢魂飄散紛亂。
唏噓不已,畫闌玉砌都已改變。
直到最近才有緣再次相見。
深夜偷偷展開芳香的繡羅帷幕。在暗窗前,醉臥在蒨菜之上。
浮華的花朵和翻騰的花蕊都相互熟悉,誰曾抬頭一瞥。
不要再問舊時的顏色和香氣,只需執取那一份芳心。
然而片刻之后,一陣惡風暴雨吹散了一切。
詩意和賞析:
《玲瓏四犯(大石)》描繪了一段離別后的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詩人與所愛之人的離別與重逢,以及離別后的相思之苦和思念之情。
詩中通過描寫春天的美麗景色和鮮花香氣,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和懷念。他描述了自己憔悴的容顏和沾滿霜露的鬢發,表現出他長時間的離別之苦。
然而,詩人并不沉溺于過去的色彩和香氣,而是強調了心靈的相通和相愛的真諦。他呼吁讀者不要問及過去的外表和氣味,而是用心去感受彼此的情感。
整首詩以離別和重逢為主題,通過描繪詩人的內心痛苦和思念之情,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和對愛情的渴望。詩人以細膩動人的筆觸,展現了離別帶來的傷痛和重逢的喜悅,讓讀者感受到了詩人深沉而真摯的情感。
“浮花浪蕊都相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g lóng sì fàn dà shí
玲瓏四犯(大石)
nóng lǐ yāo táo, shì jiù rì pān láng, qīn shì chūn yàn.
秾李夭桃,是舊日潘郎,親試春艷。
zì bié hé yáng, zhǎng fù lù fáng yān liǎn.
自別河陽,長負露房煙臉。
qiáo cuì bìn diǎn wú shuāng, niàn xiǎng mèng hún fēi luàn.
憔悴鬢點吳霜,念想夢魂飛亂。
tàn huà lán yù qì dōu huàn.
嘆畫闌玉砌都換。
cái shǐ yǒu yuán zhòng jiàn.
才始有緣重見。
yè shēn tōu zhǎn xiāng luó jiàn.
夜深偷展香羅薦。
àn chuāng qián zuì mián cōng qiàn.
暗窗前、醉眠蔥蒨。
fú huā làng ruǐ dōu xiāng shí, shuí gèng céng tái yǎn.
浮花浪蕊都相識,誰更曾抬眼。
xiū wèn jiù sè jiù xiāng, dàn rèn qǔ fāng xīn yì diǎn.
休問舊色舊香,但認取、芳心一點。
yòu piàn shí yī zhèn, fēng yǔ è, chuī fēn sǎn.
又片時一陣,風雨惡,吹分散。
“浮花浪蕊都相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