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斷隴云江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目斷隴云江樹”全詩
和春催去。
倚闌一霎酒旗風,任撲面、桃花雨。
目斷隴云江樹。
難逢尺素。
落霞隱隱日平西,料想是、分攜處。
作者簡介(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一落索(雙調·第二)》周邦彥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一落索(雙調·第二)》是宋代詩人周邦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杜宇思歸聲苦。
和春催去。
倚闌一霎酒旗風,
任撲面、桃花雨。
目斷隴云江樹。
難逢尺素。
落霞隱隱日平西,
料想是、分攜處。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懷念故鄉、思念家鄉的情感。杜宇是一種候鳥,它們在春天開始遷徙回故鄉,但詩人感嘆春天的來臨只催促著它們離開。詩人倚在欄桿上,感受著微風拂面,仿佛桃花雨灑在身上。遠眺著隴云和江邊的樹木,眼中充滿了離別之情。難得的美好時光如此短暫,而落霞將悄悄隱退,太陽將平靜地西沉,詩人預感著分別即將到來。
賞析:
《一落索》以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緒。通過引用杜宇的歸程和春天的到來,詩人準確地表達了他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他在倚欄桿的時刻感受到了微風的拂面,仿佛桃花雨灑在身上,這種情景給人以愉悅和溫馨的感覺。然而,詩人的目光卻投向遠方,隴云和江邊的樹木,這表明他對離別的憂傷和無奈之情。最后,詩人通過描繪夕陽下隱隱的落霞和日平西沉,預示著分別的到來,增加了詩詞的哀愁之感。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詞語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離別之苦。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將自己的情感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使讀者能夠共鳴和感受到他內心深處的思緒和情感。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詞語和情感表達,展現了宋代詩人的獨特魅力和藝術風格。
“目斷隴云江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luò suǒ shuāng diào dì èr
一落索(雙調·第二)
dù yǔ sī guī shēng kǔ.
杜宇思歸聲苦。
hé chūn cuī qù.
和春催去。
yǐ lán yī shà jiǔ qí fēng, rèn pū miàn táo huā yǔ.
倚闌一霎酒旗風,任撲面、桃花雨。
mù duàn lǒng yún jiāng shù.
目斷隴云江樹。
nán féng chǐ sù.
難逢尺素。
luò xiá yǐn yǐn rì píng xī, liào xiǎng shì fēn xié chù.
落霞隱隱日平西,料想是、分攜處。
“目斷隴云江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