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酒醒來愁萬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薄酒醒來愁萬緒”全詩
鶯語清圓啼玉樹。
斷腸歸去月三更,薄酒醒來愁萬緒。
孤燈翳翳昏如霧。
枕上依稀聞笑語。
惡嫌春夢不分明,忘了與伊相見處。
分類: 木蘭花
作者簡介(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木蘭花令》周邦彥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木蘭花令》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周邦彥。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歌時宛轉饒風措。
鶯語清圓啼玉樹。
斷腸歸去月三更,
薄酒醒來愁萬緒。
孤燈翳翳昏如霧。
枕上依稀聞笑語。
惡嫌春夢不分明,
忘了與伊相見處。
詩意:
《木蘭花令》描繪了一個離別后思念之情的故事。詩中的主人公在歌唱時宛轉婉轉,充滿風情。鶯鳥在清晨啼叫,聲音清脆,仿佛在玉樹上啼鳴。在午夜的時候,思念之情使得主人公心斷腸斷,歸去的路上,月亮已過了三更。飲過薄酒醒來時,心中的愁緒千萬纏繞。孤燈昏暗如霧,躺在床上依稀聽到遠處傳來的笑語聲。主人公感到惡心,因為春天的夢境中與伊人相見的情景已經不再清晰,甚至忘記了與伊人相見的地點。
賞析:
《木蘭花令》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主人公在離別后的思念之情。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得詩詞更具韻味和感染力。
首先,在描繪自然景物方面,詩中的鶯鳥清脆的歌聲和玉樹的形象給人一種美好而清新的感覺,展現了春天的盛景和生機。
其次,通過描述主人公的心情,詩人表達了深深的思念之情。主人公歸來的路上,月亮已過了三更,這暗示了主人公在離別后的漫長等待和無盡思念。飲酒醒來時,愁緒萬千,表現出思念之情的深沉和痛苦。
最后,詩中的孤燈昏暗、枕上聞笑語等描寫,通過對細節的刻畫,進一步加深了主人公內心的孤獨和渴望。惡嫌春夢不分明,忘了與伊相見處,表達了主人公對于與伊人相見的渴望,但卻面臨著記憶模糊、無法實現的困擾。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示了離別后的思念之情,呈現出一種深情的美感。它既有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又融入了對人情世故的抒發,使得讀者在閱讀時能夠感受到主人公內心的情感起伏,引發共鳴。
“薄酒醒來愁萬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lán huā lìng
木蘭花令
gē shí wǎn zhuǎn ráo fēng cuò.
歌時宛轉饒風措。
yīng yǔ qīng yuán tí yù shù.
鶯語清圓啼玉樹。
duàn cháng guī qù yuè sān gēng, bó jiǔ xǐng lái chóu wàn xù.
斷腸歸去月三更,薄酒醒來愁萬緒。
gū dēng yì yì hūn rú wù.
孤燈翳翳昏如霧。
zhěn shàng yī xī wén xiào yǔ.
枕上依稀聞笑語。
è xián chūn mèng bù fēn míng, wàng le yǔ yī xiāng jiàn chù.
惡嫌春夢不分明,忘了與伊相見處。
“薄酒醒來愁萬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