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來風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朝來風暴”全詩
朝來風暴,飛絮亂投簾幕。
生憎暮景,倚墻臨岸,杏靨夭斜,榆錢輕薄。
晝永惟思傍枕,睡起無憀,殘照猶在亭角。
況是別離氣味,坐來但覺心緒惡。
痛引澆愁酒,奈愁濃如酒,無計消鑠。
那堪昏暝,簌簌半檐花落。
弄粉調朱柔素手,問何時重握。
此時此意,長怕人道著。
分類: 丹鳳吟
作者簡介(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丹鳳吟(越調)》周邦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丹鳳吟(越調)》
作者:周邦彥(宋代)
迤邐春光無賴,
翠藻翻池,黃蜂游閣。
朝來風暴,飛絮亂投簾幕。
生憎暮景,倚墻臨岸,
杏靨夭斜,榆錢輕薄。
晝永惟思傍枕,
睡起無憀,殘照猶在亭角。
況是別離氣味,
坐來但覺心緒惡。
痛引澆愁酒,
奈愁濃如酒,無計消鑠。
那堪昏暝,簌簌半檐花落。
弄粉調朱柔素手,
問何時重握。
此時此意,長怕人道著。
中文譯文:
春光迤邐無所依托,
翠藻翻動池水,黃蜂在閣樓中嬉戲。
早晨來了狂風暴雨,
飛絮紛紛撲向簾幕。
遺憾的是傍晚景色,
我靠墻站在岸邊,
面頰上的桃紅妝斜斜傾倒,
柳錢輕薄地飄落。
白天長時間只想依偎在枕邊,
起床后卻無法消除煩躁,
殘余的晚霞依然掛在亭角。
何況別離的氣味,
坐在這里只覺得心情糟糕。
痛苦驅使我喝下愁苦的酒,
可是愁苦濃得如同酒,無法消解。
如何忍受這昏暗的黃昏,
沙沙地半遮的花瓣紛紛落下。
輕拈粉末調和嫣紅的柔軟手,
問何時再次緊握。
此時此刻,我害怕別人察覺我的心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周邦彥寫的《丹鳳吟(越調)》,描繪了詩人在春日的景色中感到的煩躁和失意。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緒。
詩人描述了春光明媚卻無法給他帶來安慰和滿足的感受。翠藻翻動池水,黃蜂嬉戲在閣樓中,展示了春天的生機勃勃,但這些景象卻無法改變詩人內心的煩躁。
詩中出現了風暴和飛絮亂撲的描寫,暗示了詩人內心的不安和困擾。他倚靠墻站在岸邊,觀賞落日的余暉,但卻感到別離的氣味令人痛苦。這種別離的情緒使得詩人的心緒變得糟糕,他試圖通過飲酒來消解內心的愁苦,然而愁苦卻濃得如同酒,無法消散。
詩的最后描寫了黃昏的景色,花瓣紛紛飄落,暗示了詩人心情的沉重和無奈。詩人想起過去的美好時光,渴望重新握住那柔軟的手,但他也害怕別人察覺到他內心深處的情感。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隱含的情感表達,傳遞了作者內心的煩躁和失意。通過對春光和景色的描繪,詩人抒發了自己對別離和痛苦的感受,展現了一種無法擺脫困境的無奈與憂傷。
這首詩的詩意在于通過對春光美景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苦悶。作者通過細膩的語言和意象,將自己的情感與外在景色相結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詩境。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內心的紛亂和痛苦,思考人生別離和無奈的主題。
“朝來風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ān fèng yín yuè diào
丹鳳吟(越調)
yǐ lǐ chūn guāng wú lài, cuì zǎo fān chí, huáng fēng yóu gé.
迤邐春光無賴,翠藻翻池,黃蜂游閣。
zhāo lái fēng bào, fēi xù luàn tóu lián mù.
朝來風暴,飛絮亂投簾幕。
shēng zēng mù jǐng, yǐ qiáng lín àn, xìng yè yāo xié, yú qián qīng bó.
生憎暮景,倚墻臨岸,杏靨夭斜,榆錢輕薄。
zhòu yǒng wéi sī bàng zhěn, shuì qǐ wú liáo, cán zhào yóu zài tíng jiǎo.
晝永惟思傍枕,睡起無憀,殘照猶在亭角。
kuàng shì bié lí qì wèi, zuò lái dàn jué xīn xù è.
況是別離氣味,坐來但覺心緒惡。
tòng yǐn jiāo chóu jiǔ, nài chóu nóng rú jiǔ, wú jì xiāo shuò.
痛引澆愁酒,奈愁濃如酒,無計消鑠。
nà kān hūn míng, sù sù bàn yán huā luò.
那堪昏暝,簌簌半檐花落。
nòng fěn diào zhū róu sù shǒu, wèn hé shí zhòng wò.
弄粉調朱柔素手,問何時重握。
cǐ shí cǐ yì, zhǎng pà rén dào zhe.
此時此意,長怕人道著。
“朝來風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