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憑寄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堪憑寄恨”全詩
散水麝,小池東。
亂一岸芙蓉。
蘄州簟展雙紋浪,輕帳翠縷如空。
夢念遠別、淚痕重。
淡鉛臉斜紅。
忡忡。
嗟憔悴、新寬帶結,羞艷冶、都銷鏡中。
有蜀紙、堪憑寄恨,等今夜、酒血書詞,剪燭親封。
菖蒲漸老,早晚成花,教見薰風。
作者簡介(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塞翁吟(大石)》周邦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塞翁吟(大石)》是宋代詩人周邦彥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暗葉啼風雨,窗外曉色瓏璁。
在風雨中,暗色的葉子發出啼鳥般的聲音,窗外的景色逐漸明亮起來。
散水麝,小池東。亂一岸芙蓉。
水中散發出麝香的味道,小池在東邊。芙蓉花在岸邊盛開。
蘄州簟展雙紋浪,輕帳翠縷如空。
在蘄州的竹席上展開雙紋的波浪,輕紗帳幕像空無一物。
夢念遠別、淚痕重。淡鉛臉斜紅。忡忡。
夢中思念著遠方的離別,淚痕流淌不止。蒼白的臉頰上帶有斜斜的紅暈,心情憂郁。
嗟憔悴、新寬帶結,羞艷冶、都銷鏡中。
嘆息著面容憔悴,新的寬帶已經打了結,害羞的妝容已經銷去,只存在于鏡中。
有蜀紙、堪憑寄恨,等今夜、酒血書詞,剪燭親封。
有蜀紙可以寄托哀思,等到今晚,用酒和血寫下詩詞,剪下蠟燭親自封裝。
菖蒲漸老,早晚成花,教見薰風。
菖蒲漸漸變老,遲早會開放成花,讓人們看到風吹拂的景象。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離別傷感的情景。通過描寫風雨中的景物、內心的痛苦和衰老的寓意,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之情和對光陰流逝的感慨。詩中的自然景物與人情感的交融,展現了離別帶來的憂傷和無奈,同時也透露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未來的期待。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暗葉啼風雨、散水麝、亂一岸芙蓉等,通過細膩的描繪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表達力。同時,作者運用了對比手法,如臉斜紅和新寬帶結、羞艷冶和銷鏡中,以突出離別帶來的心情變化和時光的流轉。
整首詩詞以細膩而含蓄的語言展示了宋代詩人的情感世界和對離別的深思。通過細致入微的描繪和雋永的表達,詩詞呈現出深沉而動人的美感,使讀者在感受離別的辛酸之余,也能體味到生命中的瞬間美和情感的真摯。
“堪憑寄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ài wēng yín dà shí
塞翁吟(大石)
àn yè tí fēng yǔ, chuāng wài xiǎo sè lóng cōng.
暗葉啼風雨,窗外曉色瓏璁。
sàn shuǐ shè, xiǎo chí dōng.
散水麝,小池東。
luàn yī àn fú róng.
亂一岸芙蓉。
qí zhōu diàn zhǎn shuāng wén làng, qīng zhàng cuì lǚ rú kōng.
蘄州簟展雙紋浪,輕帳翠縷如空。
mèng niàn yuǎn bié lèi hén zhòng.
夢念遠別、淚痕重。
dàn qiān liǎn xié hóng.
淡鉛臉斜紅。
chōng chōng.
忡忡。
jiē qiáo cuì xīn kuān dài jié, xiū yàn yě dōu xiāo jìng zhōng.
嗟憔悴、新寬帶結,羞艷冶、都銷鏡中。
yǒu shǔ zhǐ kān píng jì hèn, děng jīn yè jiǔ xuè shū cí, jiǎn zhú qīn fēng.
有蜀紙、堪憑寄恨,等今夜、酒血書詞,剪燭親封。
chāng pú jiàn lǎo, zǎo wǎn chéng huā, jiào jiàn xūn fēng.
菖蒲漸老,早晚成花,教見薰風。
“堪憑寄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