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懷淚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滿懷淚粉”全詩
聽碧窗風快,珠簾半卷疏雨。
多少離恨苦。
方留連啼訴。
鳳帳曉,又是匆匆,獨自歸去。
愁睹。
滿懷淚粉,瘦馬沖泥尋去路。
謾回首、煙迷望眼,依稀見朱戶。
似癡似醉,暗惱損、憑闌情緒。
淡暮色,看盡棲鴉亂舞。
分類: 芳草
作者簡介(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芳草渡(別恨)》周邦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芳草渡(別恨)》
昨夜里,又再宿桃源,
醉邀仙侶。
聽碧窗風快,珠簾半卷疏雨。
多少離恨苦。
方留連啼訴。
鳳帳曉,又是匆匆,獨自歸去。
愁睹。
滿懷淚粉,瘦馬沖泥尋去路。
謾回首、煙迷望眼,依稀見朱戶。
似癡似醉,暗惱損、憑闌情緒。
淡暮色,看盡棲鴉亂舞。
中文譯文:
昨夜,再次住在桃源,
醉邀仙侶。
聽著碧窗外風快,珠簾半卷,疏雨灑下。
有多少離別的痛苦,
我仍然停留在這里哭訴。
鳳帳晨曦,又匆匆起身,獨自歸去。
憂愁地看著。
懷中滿是淚痕,瘦馬沖過泥濘尋找回程的路。
徒然回頭,被煙霧迷住眼,依稀看見紅色門戶。
仿佛癡迷又醉醺,心中暗自困擾,靠著欄桿感慨萬千。
在淡暮的顏色中,看著烏鴉紛亂飛舞,感嘆萬象盡在眼前。
詩意和賞析:
《芳草渡(別恨)》是宋代詩人周邦彥的作品。詩中描述了一個離別的場景,表達了詩人深深的離愁別緒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之情。
詩的開篇,詩人敘述自己昨夜住在桃源,醉飲歡宴,邀請仙侶共享美好時光。通過描繪碧窗外風聲和珠簾半卷,詩人營造了一種寧靜而溫暖的氛圍,表現出他與仙侶共度的快樂時光。
然而,隨著夜晚的逝去,鳳帳曉,詩人又一次匆匆離去,獨自歸程。這里的匆匆離去和獨自一人的歸途,表達了詩人與仙侶分離的悲傷和無奈。
接下來的幾句,詩人以愁眼注視著身后的一切。他的內心充滿了淚水和憂傷,瘦馬馳過泥濘的路,尋找著回程的道路。他回首一眼,卻只看到煙霧迷漫,模糊地望見紅色的門戶,這是對故鄉和過去的依稀回憶。
最后兩句詩,詩人形容自己似癡似醉,心中暗自煩惱,依靠著欄桿表達內心的感慨。在黃昏的時刻,他看著烏鴉紛飛,感嘆著萬象盡在眼前,暗示著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無可奈何。
整首詩以離別為主題,通過對情景、細節和意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痛苦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碧窗風快、珠簾半卷疏雨,煙迷望眼等,使詩情更加深遠動人。
整首詩以離別為主題,通過對情景、細節和意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痛苦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碧窗風快、珠簾半卷疏雨,煙迷望眼等,使詩情更加深遠動人。整首詩以離別為主題,通過對情景、細節和意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痛苦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碧窗風快、珠簾半卷疏雨,煙迷望眼等,使詩情更加深遠動人。
“滿懷淚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āng cǎo dù bié hèn
芳草渡(別恨)
zuó yè lǐ, yòu zài sù táo yuán, zuì yāo xiān lǚ.
昨夜里,又再宿桃源,醉邀仙侶。
tīng bì chuāng fēng kuài, zhū lián bàn juǎn shū yǔ.
聽碧窗風快,珠簾半卷疏雨。
duō shǎo lí hèn kǔ.
多少離恨苦。
fāng liú lián tí sù.
方留連啼訴。
fèng zhàng xiǎo, yòu shì cōng cōng, dú zì guī qù.
鳳帳曉,又是匆匆,獨自歸去。
chóu dǔ.
愁睹。
mǎn huái lèi fěn, shòu mǎ chōng ní xún qù lù.
滿懷淚粉,瘦馬沖泥尋去路。
mán huí shǒu yān mí wàng yǎn, yī xī jiàn zhū hù.
謾回首、煙迷望眼,依稀見朱戶。
shì chī shì zuì, àn nǎo sǔn píng lán qíng xù.
似癡似醉,暗惱損、憑闌情緒。
dàn mù sè, kàn jǐn qī yā luàn wǔ.
淡暮色,看盡棲鴉亂舞。
“滿懷淚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二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