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袖捧金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翠袖捧金蕉”全詩
翠袖捧金蕉,酒紅潮、香凝沁粉。
簾波不動,新月淡籠明,香破豆,燭頻花,減字歌聲穩。
恨眉羞斂,往事休重問。
人去小庭空,有梅梢、一枝春信。
檀心未展,誰為探芳叢,消瘦盡,洗妝勻,應更添風韻。
作者簡介(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驀山溪》周邦彥 翻譯、賞析和詩意
《驀山溪》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周邦彥。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鮮明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往事的思念。
詩詞的中文譯文:
江天上飄雪花飛舞,夜色寒冷如刀劍。翠色的袖子托著金黃的蕉葉,紅酒的波瀾里,香氣凝結成粉末。簾子輕輕飄動,新月淡淡地籠罩著明亮,香破了豆,燭光頻頻閃爍如花,減字在歌聲中穩定律動。憂愁的眉毛緊鎖,不再重提過去的事情。人已離去,小庭空蕩蕩,只有梅枝上,一片春意的信號。心中的喜悅還未展開,誰來探尋花叢中的香氣,蒼白瘦弱逐漸消逝,洗凈妝容,應該更添風韻。
詩意和賞析:
《驀山溪》以細膩的語言和富有意境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思念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詩中的場景是一個冬夜,江天上飄雪,給人帶來一種寒冷的感覺,夜色陰冷,凜冽如劍。作者通過描繪袖子托著金黃蕉葉、紅酒波瀾中的香氣凝結成粉末等意象,展現了一種華麗、奢侈的氛圍。
詩中的簾子、新月、香破豆、燭光頻頻等描寫,營造出一種靜謐而溫暖的氛圍,減字歌聲的穩定律動也增添了詩的節奏感。與此同時,詩中也暗示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眉毛緊鎖的情緒,但他選擇不再重提往事,表達了對過去的告別和對未來的向往。
詩的最后部分,描述了一個空蕩的庭院,只有一枝梅花傳遞著春意的信息。作者希望心中的喜悅能夠展開,但同時也感到迷茫,不知道誰來探尋花叢中的美好。詩末的消瘦盡、洗妝勻,表達了對自身形象的修飾,希望自己能夠更加迷人動人。
總而言之,這首詩以其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未來的希望和對自身形象的修飾。整首詩意境優美,給人一種溫暖而略帶憂愁的感覺,充滿了對生活和情感的思考。
“翠袖捧金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ò shān xī
驀山溪
jiāng tiān xuě yì, yè sè hán chéng zhèn.
江天雪意,夜色寒成陣。
cuì xiù pěng jīn jiāo, jiǔ hóng cháo xiāng níng qìn fěn.
翠袖捧金蕉,酒紅潮、香凝沁粉。
lián bō bù dòng, xīn yuè dàn lóng míng, xiāng pò dòu, zhú pín huā, jiǎn zì gē shēng wěn.
簾波不動,新月淡籠明,香破豆,燭頻花,減字歌聲穩。
hèn méi xiū liǎn, wǎng shì xiū zhòng wèn.
恨眉羞斂,往事休重問。
rén qù xiǎo tíng kōng, yǒu méi shāo yī zhī chūn xìn.
人去小庭空,有梅梢、一枝春信。
tán xīn wèi zhǎn, shuí wèi tàn fāng cóng, xiāo shòu jǐn, xǐ zhuāng yún, yīng gèng tiān fēng yùn.
檀心未展,誰為探芳叢,消瘦盡,洗妝勻,應更添風韻。
“翠袖捧金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