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聲未徹寶杯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曲聲未徹寶杯空”全詩
疏影黃昏月。
落英點點拂闌干。
風送清香滿院、作輕寒。
花瓷羯鼓催行酒。
紅袖摻摻手。
曲聲未徹寶杯空。
飲罷香薰翠被、錦屏中。
作者簡介(謝逸)
謝逸(1068-1113,一說1010-1113)字無逸,號溪堂。宋代臨川城南(今屬江西省撫州市)人。北宋文學家,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與其從弟謝薖并稱“臨川二謝”。與饒節、汪革、謝薖并稱為“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 曾寫過300首詠蝶詩,人稱“謝蝴蝶”。生于宋神宗趙頊熙寧元年,幼年喪父,家境貧寒。與汪革、謝薖同學于呂希哲,刻苦磨礪,詩文俱佳。兩次應科舉,均不第。然操履峻潔,不附權貴,和謝薖“修身礪行,在崇寧大觀間不為世俗毫發污染”(《謝幼盤文集》卷首),一生過著“家貧惟飯豆,肉貴但羨藜”的安貧樂道的清苦生活,以作詩文自娛。在鄉家居,每月召集鄉中賢士聚會一次,共議古人厚德之事,并抄錄成冊,名為“寬厚會”。其《寄隱士詩》表達了自己的志向:“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家藏玉唾幾千卷,手校韋編三十秋。相知四海孰青眼,高臥一庵今白頭。襄陽耆舊節獨苦,只有龐公不入州”。這首詩為歷代詩論家所贊賞,《竹莊詩話》、《詩林廣記》均稱其為佳作。宋徽宗趙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終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虞美人》謝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虞美人》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謝逸。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象,主題是美麗的花朵和浪漫的氛圍。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角聲吹散梅梢雪。
疏影黃昏月。
落英點點拂闌干。
風送清香滿院、作輕寒。
花瓷羯鼓催行酒。
紅袖摻摻手。
曲聲未徹寶杯空。
飲罷香薰翠被、錦屏中。
中文譯文:
鳥兒的歌聲吹散了梅枝上的雪花。
稀疏的影子下,黃昏的月亮。
飄落的花瓣點點地拂過窗欞。
微風送來清香,充滿了庭院,帶來一絲輕寒。
花瓷制成的酒杯敲擊著羯鼓,催促著行人喝酒。
紅袖輕輕撫摸著酒杯。
曲調還沒有完全響徹,寶杯已經空了。
喝完酒后,香氣彌漫在翠綠的被子、錦屏之間。
詩意和賞析:
《虞美人》以優美細膩的描寫,表現了春天花朵盛開的景象和浪漫的氛圍。詩中以梅花為主題,通過描述梅花的落英飄零、清香襲人的情景,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短暫。梅枝上的雪花被鳥兒的歌聲吹散,黃昏時分的月亮在稀疏的影子下顯得若有似無。這些景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浪漫的氛圍。
詩中還描繪了人們歡聚一堂的場景,花瓷酒杯敲擊羯鼓,催促著行人飲酒。紅袖輕輕觸摸著酒杯,溫柔而嫻熟。曲調未完全響徹,寶杯已經空了,這表達了詩人對短暫美好時光的珍惜和無法挽留的感嘆。
整首詩以描繪細膩的筆觸展示了春天的美景和人們的歡聚場景,通過音樂、花香和視覺細節的交織,創造出一種唯美而富有情感的氛圍,使讀者感受到春天的美麗和短暫的珍貴。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優美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詩人對自然和人情的獨特感悟,被視為宋代愛情詩的經典之作。
“曲聲未徹寶杯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měi rén
虞美人
jiǎo shēng chuī sàn méi shāo xuě.
角聲吹散梅梢雪。
shū yǐng huáng hūn yuè.
疏影黃昏月。
luò yīng diǎn diǎn fú lán gān.
落英點點拂闌干。
fēng sòng qīng xiāng mǎn yuàn zuò qīng hán.
風送清香滿院、作輕寒。
huā cí jié gǔ cuī xíng jiǔ.
花瓷羯鼓催行酒。
hóng xiù càn càn shǒu.
紅袖摻摻手。
qū shēng wèi chè bǎo bēi kōng.
曲聲未徹寶杯空。
yǐn bà xiāng xūn cuì bèi jǐn píng zhōng.
飲罷香薰翠被、錦屏中。
“曲聲未徹寶杯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