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鼓向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簫鼓向晚”全詩
御樓煙暖,正鰲山對結。
簫鼓向晚,鳳輦初歸宮闕。
千門燈火,九街風月。
繡閣人人,乍嬉游、困又歇。
笑勻妝面,把朱簾半揭。
嬌波向人,手捻玉梅低說。
相逢常是,上元時節。
分類: 傳言玉女
作者簡介(晁沖之)
晁沖之,宋代江西派詩人。生卒年不詳。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濟州巨野(今屬山東)人。晁氏是北宋名門、文學世家。晁沖之的堂兄晁補之、晁說之、晁禎之都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早年師從陳師道。紹圣(1094~1097)初,黨爭劇烈,兄弟輩多人遭謫貶放逐,他便在陽翟(今河南禹縣)具茨山隱居,自號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當權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終生不戀功名,授承務郎。他同呂本中為知交,來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齋讀書志》的作者。
《傳言玉女》晁沖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傳言玉女》是晁沖之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夜東風,吹散柳梢殘雪。
御樓煙暖,正鰲山對結。
簫鼓向晚,鳳輦初歸宮闕。
千門燈火,九街風月。
繡閣人人,乍嬉游、困又歇。
笑勻妝面,把朱簾半揭。
嬌波向人,手捻玉梅低說。
相逢常是,上元時節。
詩意:
《傳言玉女》描繪了宋代宮廷中的瑰麗繁華景象。詩中通過描寫東風吹散柳樹梢上的殘雪,表現了春天的到來和生機勃勃的景象。御樓上的煙霧溫暖,與鰲山相對,構成了美麗的景色。黃昏時分,簫鼓聲響,鳳輦剛剛歸宮。千門萬戶的燈火璀璨,街道上風景如畫。繡閣里的人們或嬉戲或休息,笑容綻放在妝面上,紅紗簾子半揭著。嬌美的女子向人們展示風采,手中捻著玉梅,低聲細語。相逢的時刻多半發生在上元節。
賞析:
這首詩詞以華麗的辭藻和細膩的描寫表現了宋代宮廷的繁華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繪,展現了宮廷中的歡樂和娛樂活動。東風吹散柳樹上的殘雪,象征著寒冷的冬天即將過去,春天的氣息彌漫。御樓煙霧溫暖,與鰲山相對,創造了一幅美麗的景色。詩人通過描寫宮廷中的音樂、燈火和人們的嬉戲,展示了宮廷生活的繁忙和熱鬧。繡閣中的人們或嬉戲玩樂,或休息歇息,笑容洋溢在妝面上,透過紅紗簾子展現出嬌美的姿態。嬌波捻玉梅,低聲細語,展示了女子的嬌羞和溫柔。整首詩詞以節奏明快的描寫手法,將讀者帶入了一個繁華歡樂的宮廷場景,給人以美好愉悅的感受。
“簫鼓向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uán yán yù nǚ
傳言玉女
yī yè dōng fēng, chuī sàn liǔ shāo cán xuě.
一夜東風,吹散柳梢殘雪。
yù lóu yān nuǎn, zhèng áo shān duì jié.
御樓煙暖,正鰲山對結。
xiāo gǔ xiàng wǎn, fèng niǎn chū guī gōng què.
簫鼓向晚,鳳輦初歸宮闕。
qiān mén dēng huǒ, jiǔ jiē fēng yuè.
千門燈火,九街風月。
xiù gé rén rén, zhà xī yóu kùn yòu xiē.
繡閣人人,乍嬉游、困又歇。
xiào yún zhuāng miàn, bǎ zhū lián bàn jiē.
笑勻妝面,把朱簾半揭。
jiāo bō xiàng rén, shǒu niǎn yù méi dī shuō.
嬌波向人,手捻玉梅低說。
xiāng féng cháng shì, shàng yuán shí jié.
相逢常是,上元時節。
“簫鼓向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