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拂姮娥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低拂姮娥鏡”全詩
低拂姮娥鏡。
鏡里妝寒酥粉瑩。
越恁十分端正。
素光行處隨人。
柳邊照見青春。
一片笙簫何處,花陰定有遺簪。
分類: 清平樂
作者簡介(毛滂)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清平樂(元夕)》毛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元夕)》是宋代詩人毛滂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元夕之夜的景象,其中融入了對女性的美好描寫和對時光的感慨。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平樂(元夕)》
東風吹拂桂樹的影子,
低垂在姮娥的鏡前。
鏡里映著她冰涼的妝容,
粉嫩晶瑩,嬌美動人。
她的美麗真是無可挑剔,
清純的光芒隨著她的步履。
在柳樹邊照見了青春的容顏。
笙簫的聲音從何處傳來,
花的陰影里定有落下的簪子。
詩意:
這首詩以元夕之夜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桂樹影、姮娥鏡、粉嫩妝容等元素,表達了女性的美麗和光彩,同時也暗示了時光的流轉和美好的事物隨風而去的寓意。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將元夕之夜的景象展現出來。首先,東風吹拂桂樹影,形成了一個安靜、幽雅的背景,為后面的描寫奠定了基調。接著,詩人以低垂的姮娥鏡和映照其中的妝容來描繪女性的美麗,細致地描述了粉嫩晶瑩的妝容,以及她端莊清純的姿態。詩人用"一片笙簫何處,花陰定有遺簪"來表達元夕之夜的浪漫和神秘感,似乎在暗示有人在花陰下遺失了一枚簪子,使得整個詩詞充滿了詩情畫意。
通過描繪元夕之夜的景象,詩人毛滂以細膩的筆觸展示了女性的美麗和時光的流轉。整首詩詞以優美的語言和意象,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安靜、優雅的夜晚,給人以美好的遐想和感慨。
“低拂姮娥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yuán xī
清平樂(元夕)
dōng fēng guì yǐng.
東風桂影。
dī fú héng é jìng.
低拂姮娥鏡。
jìng lǐ zhuāng hán sū fěn yíng.
鏡里妝寒酥粉瑩。
yuè nèn shí fēn duān zhèng.
越恁十分端正。
sù guāng xíng chǔ suí rén.
素光行處隨人。
liǔ biān zhào jiàn qīng chūn.
柳邊照見青春。
yī piàn shēng xiāo hé chǔ, huā yīn dìng yǒu yí zān.
一片笙簫何處,花陰定有遺簪。
“低拂姮娥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