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牘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千牘在”全詩
三千牘在,玉殿何日賜清閑。
難戀長安鐘漏,誰借青云咳唾,拂袖且東還。
笑殺長纓使,復轉出秦關。
吾道在,雖不遇,面何慚。
雒陽年少,高論難與絳侯談。
富貴暫饒先手,唏盡草頭秋露,掩鼻出東山。
且飽鯨魚膾,風月過江南。
分類: 水調歌頭
作者簡介(毛滂)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水調歌頭(擬饒州法曹掾作)》毛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擬饒州法曹掾作)》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毛滂。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水調歌頭(擬饒州法曹掾作)
金馬空故事,方朔漫多端。
三千牘在,玉殿何日賜清閑。
難戀長安鐘漏,誰借青云咳唾,拂袖且東還。
笑殺長纓使,復轉出秦關。
吾道在,雖不遇,面何慚。
雒陽年少,高論難與絳侯談。
富貴暫饒先手,唏盡草頭秋露,掩鼻出東山。
且飽鯨魚膾,風月過江南。
譯文:
金馬空有傳奇故事,方朔曲折多變。
三千卷文書在手,玉殿何時能夠賜予清閑。
難以舍棄長安的鐘聲與時光,誰愿意借我一片青云,擺脫塵世紛擾,暫時東歸。
嘲笑那些傲視長纓的使者,再次穿越秦關。
我堅守自己的信念,雖然沒有得到機遇,面對誰還會感到慚愧呢。
年少時在洛陽,論道高深難以與絳侯相提并論。
富貴只是暫時放過我,唏噓盡在草原上的秋露,我將離開東山,隱藏真實的自我。
且讓我盡情享受鯨魚美味,風月在江南的土地上流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境遇和志向的思考和感慨。詩人描述了金馬的傳奇故事,指的是那些英雄豪杰的事跡,而自己卻身處塵世之中,事事紛擾,無法脫離。他擁有三千卷的文書,但渴望得到清閑自在的生活,希望有一天能夠得到玉殿的清靜。然而,他難以割舍長安的繁華和光景,同時也感到無法獲得機遇,沒有人愿意幫助他擺脫塵世的束縛。
詩中提到笑殺長纓使,意味著詩人對那些傲慢自大的官員和權貴的嘲諷。他再次轉身離開秦關,意味著他不愿意被現實所限制,希望重新找到自己的出路。
詩人表示自己的道路雖然沒有得到機遇,但他并不感到羞愧,他以洛陽的年少時光為例,認為自己的見解和高論無法與絳侯相提并論。他認識到富貴只是暫時的,所以他選擇離開東山,擺脫虛偽的面具,尋找真實的自我。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享受生活的態度,他飽嘗鯨魚美味,感受江南的風景和風月之美。整首詩詞流露出詩人的無奈和對現實的不滿,同時展現了他對清閑自在生活和追求真實的向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以及對官場和社會現實的嘲諷,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思想和情感。
“三千牘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nǐ ráo zhōu fǎ cáo yuàn zuò
水調歌頭(擬饒州法曹掾作)
jīn mǎ kōng gù shì, fāng shuò màn duō duān.
金馬空故事,方朔漫多端。
sān qiān dú zài, yù diàn hé rì cì qīng xián.
三千牘在,玉殿何日賜清閑。
nán liàn cháng ān zhōng lòu, shuí jiè qīng yún hāi tuò, fú xiù qiě dōng hái.
難戀長安鐘漏,誰借青云咳唾,拂袖且東還。
xiào shā cháng yīng shǐ, fù zhuǎn chū qín guān.
笑殺長纓使,復轉出秦關。
wú dào zài, suī bù yù, miàn hé cán.
吾道在,雖不遇,面何慚。
luò yáng nián shào, gāo lùn nàn yǔ jiàng hóu tán.
雒陽年少,高論難與絳侯談。
fù guì zàn ráo xiān shǒu, xī jǐn cǎo tóu qiū lù, yǎn bí chū dōng shān.
富貴暫饒先手,唏盡草頭秋露,掩鼻出東山。
qiě bǎo jīng yú kuài, fēng yuè guò jiāng nán.
且飽鯨魚膾,風月過江南。
“三千牘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