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寂寞朝朝暮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寂寞朝朝暮暮”出自宋代毛滂的《惜分飛》, 詩句共6個字,詩句拼音為:jì mò zhāo zhāo mù mù,詩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寂寞朝朝暮暮”全詩

    《惜分飛》
    淚濕闌干花著露。
    愁到眉峰碧聚。
    此恨平分取。
    更無言語。
    空相覷。
    短雨殘云無意緒。
    寂寞朝朝暮暮
    今夜山深處。
    斷魂分付。
    潮回去。

    作者簡介(毛滂)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惜分飛·淚濕闌干花著露翻譯及注釋

    翻譯
    你臉上淚水縱橫,像一枝鮮花沾帶著露珠,憂愁在你眉間緊緊纏結,又像是碧山重疊攢聚。這別恨不僅屬于你,我們兩人平均分取。你我久久地、久久地互相凝望。再說不出一句話語。
    雨收云散,一切歡樂都成為過去,令人無情無緒。從此朝朝暮暮,我將空守孤寂。今夜,當我投宿在荒山野店,我深情的靈魂會跟隨潮汐回到你那里。

    注釋
    ⑴惜分飛:詞牌名,又名《惜芳菲》、《惜雙雙》等。毛滂創調,詞詠唱別情。全詞共50字,雙調,上、下闕各四句,句句用仄韻。
    ⑵富陽:宋代縣名,治所在今浙江省富陽縣。瓊芳:當時杭州供奉官府的一名歌妓。作者任杭州法曹參軍時,和她很要好。
    ⑶闌(lán)干:眼淚縱橫的樣子。
    ⑷眉峰碧聚:古人以青黛畫眉,雙眉緊鎖,猶如碧聚。
    ⑸取:助詞,即“著”。
    ⑹覷(qù):細看。
    ⑺斷雨殘云:雨消云散。喻失去男女歡情。
    ⑻山深處:指富陽僧舍所在地。
    ⑼斷魂:指極度的哀思。分付:付予、付給。潮:指錢塘江潮。

    惜分飛·淚濕闌干花著露賞析

      這首詞是毛滂青春戀情的真實記錄。情人決別,后會無期,送別一程接一程,從杭州直送到百里之遙的富陽。然而這黯然銷魂的別離還足不可避免地到來了。令作者心碎的帷幕就從此拉開:“汨濕闌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掛滿淚珠的臉頰猶如帶露的花朵,顰蹙的黛眉像遠山一抹。一幅嬌憐痛惜的模樣,經過妙筆的摹寫,就這樣呈現出來了。它同周圍的景色化成一片,構成一種凄麗哀惋的色調。白居易的“梨花—枝春帶雨”(《長恨歌》),張泌的“黛眉愁聚春碧”(《思越人》),為此二句所本。然卻用得脫化無痕,形神兼勝,真是色繪高手。這兩句塑造了一位含愁帶淚的佳人形象。隋唐國力強盛,崇尚雍容富態、健康自然的女性美。宋朝國力漸衰,在審美觀念上也一反唐代的標隹,以文弱清秀為美,多愁多病的弱女子形象占據了文學作品的主導位置。到明清時期,“愁病美人”仍然很受歡迎,《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就是代表。

      “此恨”句,說明離愁對于雙方是同樣的沉重,要知道兩人的地位是不同的。一個是宦游四海的貴胄公子,一個則是淪落風塵的煙花女郎。但是地位的懸殊并沒有阻止他們傾心相愛。他們熱戀著,共同承受著離恨的折磨。當然,他們也知道這種戀情是難以維持的。今番解手,就要相見無期了。所以這次分離,多半成了長別。“更無言語空相覷”一句,純乎寫情,有直指奔心的力量。語已盡,淚已枯,無聲的飲泣往往比呼天搶地的號啕更加沉痛,“空相覷”三字反映出一種木然相對的絕望的悲哀。浯樸而情摯,傳神之極筆也。

      下片“斷雨”二句,寫景色之荒殘;零零落落的雨點,澌滅著的殘云,與離人的心境正相印合。這是一層意思。另外,還有一層雙關之意。宋玉《高唐賦》有“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之語,即后人所謂神女生涯也。毛滂兼取此意來形容他與瓊芳的戀情。而這種殘云斷雨的凄涼景象,也正象征著這段露水姻緣已經行將結束了。從此以后,只剩下岑寂的相思來折磨著這一對再見無期的離人了。結拍兩句,設想別后的思念,付斷魂于潮水。情景交融,綿綿無盡,可說是極悱惻纏綿之能事了。

      總的來說,上片寫兩人依依惜別的深情,作者用畫龍點晴之筆,特寫淚眼愁眉,營造出一種凄麗哀婉的氛圍。接著以“平分取”、“無言”、“空相覷’’寫離愁的難言,從外表的神態寫到內在的心態,簡中有繁。下片寫詞人深山羈旅的凄苦與思念。先寫別后的惆帳,再設想別后的心愿,愿付斷魂于潮水,由此再現二人的情義纏綿。

      從藝術風格來講,這首詞與一般鏤刻藻繪的別情之作不同,它是以淺近之語傳銥至之情而獨擅勝場的。愁眉淚頰,斷雨殘云,本是尋常物態,可是一經作者感情之醞釀融注,便含情吐媚,搖蕩人心。

    惜分飛·淚濕闌干花著露創作背景

      據《西湖游覽志》載:元祐中,蘇軾知守錢塘時,毛滂為法曹椽,與歌妓瓊芳相愛。三年秩滿辭官,于富陽途中的僧舍作《惜分飛》詞,贈瓊芳。

    惜分飛·淚濕闌干花著露鑒賞

      一日,蘇軾于席間,聽歌妓唱此詞,大為贊賞,當得知乃幕僚毛滂所作時,即說:“郡寮有詞人不及知,某之罪也。”于是派人追回,與其留連數日。毛滂因此而得名,此為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并非是事實。蘇軾知杭州時,是元祐四年(1089)至元祐六年,而毛滂于元祐三年已出任饒州司法參軍,直至元祐七年還在饒州任上。此時不可能為東坡的杭州僚佐。另,根據史料,毛滂早在東坡知杭州前就受知于蘇軾弟兄。蘇軾于元祐三年曾為毛滂寫過“薦狀”,稱其“文詞雅健,有超世之韻”。“保舉堪充文章典麗可備著述科”。但此故事正說明此詞傳誦人口之廣。

      全詞寫與瓊芳恨別相思之情。上片,追憶兩人恨別之狀。“淚濕闌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是回憶相別時,心上人的哀愁容顏。“淚濕闌干花著露”,用白居易《長恨歌》“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露”詩意,寫女子離別時淚流潸潸,如春花掛露。“闌干”眼淚縱橫散亂貌。“愁到眉峰碧聚”化用張泌《思越人詞》:“黛眉愁聚春碧”句,寫憂愁得雙眉緊蹙的神態。這兩句化用前人詩句描寫女子的愁與淚,顯得優美而情致纏綿悱惻。“此恨平分取”一句,將女子的愁與恨,輕輕一筆轉到自己身上,從而表現了兩人愛之深,離之悲。“更無言語空相覷”一句,回憶兩人傷別時情態,離別在即,兩人含淚相視,此時縱有千言萬語,又從何處說起?“更無言語”比“執手相看淚眼,更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更進一步表達痛切之情,因其嗚咽聲音都無,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了。一個“空”字,下得好,它帶出了多少悲傷、憂恨!無怪后人贊道:“一筆描來,不可思議。”(沈際飛《草堂詩余正集》)

      下片寫別后的羈愁。“斷雨殘云無意緒”二句,言詞人與心上人別后的凄涼寂寞。“云雨”出自宋玉《高唐賦序》,后指男女歡愛。“斷雨殘云”喻男女分離,人兒兩地,相愛不能相聚,怎不令羈旅者呼出“無意緒”呢?那別離的“朝朝暮暮”只有“寂寞”伴隨,那思念之情就更加強烈。故結句道:“今夜山深處,斷魂分付潮回去。”言羈者在富陽山深處的僧舍中,而所戀之人遠在錢塘,他們相隔千百里,只有江水相連,在輾轉反側中,聽江濤拍岸,突發奇想:人不能相聚,那么將魂兒交付浪潮,隨流水回到心上人那里。結語的寄魂江濤,是個奇異的想象,如此將刻骨銘心的相思,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此詞感情自然真切,音韻凄惋,直抒胸臆,與形象比喻奇異想象相結合,達到了“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何酷似秦少游也”(周輝《清波雜志》)的藝術效果。  

    “寂寞朝朝暮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fēn fēi
    惜分飛

    lèi shī lán gān huā zhe lù.
    淚濕闌干花著露。
    chóu dào méi fēng bì jù.
    愁到眉峰碧聚。
    cǐ hèn píng fēn qǔ.
    此恨平分取。
    gèng wú yán yǔ.
    更無言語。
    kōng xiāng qù.
    空相覷。
    duǎn yǔ cán yún wú yì xù.
    短雨殘云無意緒。
    jì mò zhāo zhāo mù mù.
    寂寞朝朝暮暮。
    jīn yè shān shēn chù.
    今夜山深處。
    duàn hún fēn fù.
    斷魂分付。
    cháo huí qù.
    潮回去。

    “寂寞朝朝暮暮”平仄韻腳

    拼音:jì mò zhāo zhāo mù mù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寂寞朝朝暮暮”的相關詩句

    “寂寞朝朝暮暮”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寂寞朝朝暮暮”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寂寞朝朝暮暮”出自毛滂的 《惜分飛·淚濕闌干花著露》,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