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那恁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情那恁地”全詩
老去昔游不記。
月似舊時人不似。
小樓何處是。
歸臥晚香翠被。
玉酒著人小醉。
欲睡先來都不睡。
此情那恁地。
分類: 謁金門
作者簡介(毛滂)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謁金門(昔游)》毛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謁金門(昔游)》是宋代詩人毛滂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燈霧里。
老去昔游不記。
月似舊時人不似。
小樓何處是。
歸臥晚香翠被。
玉酒著人小醉。
欲睡先來都不睡。
此情那恁地。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在燈火朦朧的夜晚,回憶過去的游歷,感嘆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詩人覺得月亮雖然還是那樣的圓,但與過去相比,已經沒有了舊時人物的痕跡。他對過去所熟悉的景物感到陌生,不知道曾經的小樓在何方。回到家中,他躺在晚間散發著香氣的翠綠被子上,喝著美酒,卻只能變得微醺。他希望入睡,但思緒紛亂,無法入眠。詩人感嘆這樣的情感和心境,難以言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歲月的回憶和對現實的感慨。通過燈霧的意象,詩人營造出一種朦朧、模糊的氛圍,使詩意更加深沉。詩中的"昔游"指的是過去的旅行和經歷,詩人感嘆自己已經老去,對過去的事情已經記不清了。"月似舊時人不似"表達了詩人對過去人物的懷念,月亮作為一個不變的存在,與過去的人物相比,已經失去了昔日的風采和意義。"小樓何處是"表現了詩人對曾經熟悉的地方的追憶,也暗示了時光流轉、萬物更替的無情。"歸臥晚香翠被"描繪了詩人回到家中的場景,晚間的香氣和翠綠的被子給人一種安逸和溫馨的感覺。"玉酒著人小醉"表現了詩人喝酒的情景,但他只能微醺,無法達到真正的醉意,這也可理解為他對現實的不滿和失望。最后的"欲睡先來都不睡,此情那恁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焦躁和無奈,他想入眠卻無法入睡,這種情感和心境難以言喻,只能用"那恁地"來形容。
整首詩詞以簡短的語句和抑揚頓挫的節奏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無奈,傳達了歲月流轉、人事變遷的主題。詩中的意象和情感細膩而深刻,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展示了毛滂獨特的藝術風格。
“此情那恁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jīn mén xī yóu
謁金門(昔游)
dēng wù lǐ.
燈霧里。
lǎo qù xī yóu bù jì.
老去昔游不記。
yuè shì jiù shí rén bù shì.
月似舊時人不似。
xiǎo lóu hé chǔ shì.
小樓何處是。
guī wò wǎn xiāng cuì bèi.
歸臥晚香翠被。
yù jiǔ zhe rén xiǎo zuì.
玉酒著人小醉。
yù shuì xiān lái dōu bù shuì.
欲睡先來都不睡。
cǐ qíng nà nèn dì.
此情那恁地。
“此情那恁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