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與蒹葭相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愧與蒹葭相倚”全詩
別后何人更相記。
題輿玉樹,愧與蒹葭相倚。
殷勤猶念我,同吟醉。
畫舸相追,孤城已閉。
不道扁舟□云外。
夜分月冷,一段波平風細。
憶君清興滿,無由寄。
分類: 感皇恩
作者簡介(毛滂)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感皇恩(解秀州郡印,次王倅·韻)》毛滂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是一首宋代毛滂創作的詩詞《感皇恩(解秀州郡印,次王倅·韻)》。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感皇恩(解秀州郡印,次王倅·韻)》
兩歲撫邦人,曾無恩意。
別后何人更相記。
題輿玉樹,愧與蒹葭相倚。
殷勤猶念我,同吟醉。
畫舸相追,孤城已閉。
不道扁舟□云外。
夜分月冷,一段波平風細。
憶君清興滿,無由寄。
譯文:
兩歲時,撫養國家的人,曾無恩惠的心意。
別后,有誰還會記得呢?
在輿上題上玉樹,我感到慚愧,像蒹葭一樣相依。
你曾如此殷勤地念及我,我們一起吟詩飲酒。
畫船相互追逐,孤城已經關閉。
不知道扁舟是否在云的另一邊。
夜深人靜,月冷風細,一段波浪平靜。
回憶起你的清雅情致,無從寄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毛滂對某位皇帝的感恩之情的表達,描繪了作者與皇帝之間的離別和懷念之情。
詩的前兩句表達了作者年幼時對國家的無知和對皇帝的無感,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作者意識到了皇帝對自己的殷勤和關懷,開始感激之情。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作者在離別后對皇帝的思念和回憶。題輿玉樹是指在輿上題寫玉樹,表達了作者對皇帝的敬重和感激之情,同時也感到自己與皇帝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詩中的畫舸相追、孤城已閉,以及夜深月冷一段波浪平靜的描寫,構成了離別后的幽寂和寂寞之景。作者回憶起皇帝的清雅情致,卻無法找到適當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皇帝恩典的感激之情,同時也表達了離別和思念的憂傷。通過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情感抒發,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情感體驗,給人一種深邃而抒情的感覺。
“愧與蒹葭相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huáng ēn jiě xiù zhōu jùn yìn, cì wáng cuì yùn
感皇恩(解秀州郡印,次王倅·韻)
liǎng suì fǔ bāng rén, céng wú ēn yì.
兩歲撫邦人,曾無恩意。
bié hòu hé rén gèng xiāng jì.
別后何人更相記。
tí yú yù shù, kuì yǔ jiān jiā xiāng yǐ.
題輿玉樹,愧與蒹葭相倚。
yīn qín yóu niàn wǒ, tóng yín zuì.
殷勤猶念我,同吟醉。
huà gě xiāng zhuī, gū chéng yǐ bì.
畫舸相追,孤城已閉。
bù dào piān zhōu yún wài.
不道扁舟□云外。
yè fēn yuè lěng, yī duàn bō píng fēng xì.
夜分月冷,一段波平風細。
yì jūn qīng xìng mǎn, wú yóu jì.
憶君清興滿,無由寄。
“愧與蒹葭相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