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滄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木落滄洲”全詩
木落滄洲。
漸老人、不奈悲秋。
羈懷都在,鬢上眉頭。
似休文瘦,文通恨,子山愁。
庭梧影薄,籬菊香浮。
強招尋、聊命朋儔。
窮通皆夢,今古如流。
且淵明徑,子猷舫,仲宣樓。
作者簡介(葛勝仲)
葛勝仲 (1072~1144) 宋代詞人,字魯卿,丹陽(今屬江蘇)人。紹圣四年(1097)進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詞科。累遷國子司業,官至文華閣待制。卒謚文康。宣和間曾抵制征索花鳥玩物的弊政,氣節甚偉,著名于時。與葉夢得友密,詞風亦相近。有《丹陽詞》。
《行香子(愁況無聊作)》葛勝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行香子(愁況無聊作)》是宋代葛勝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行香子(愁況無聊作)
風吹得很凌亂。林木凋零在滄洲。漸漸老去的人,無法抑制內心的秋愁。困擾我的思念都在,額上的眉間。看起來瘦弱,但卻文雅,山中的愁苦。庭院的梧桐樹影顯得稀薄,籬笆上的菊花香氣飄浮。勉強招呼著尋找,只能將命運寄托給朋友。貧窮和富足都只是夢幻,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暫時堅持明智的道路,子猷舫,仲宣樓。
譯文:
行走的人(愁苦的情況下無聊而作)
風吹得凄涼。林木凋零在滄洲。年邁的人逐漸老去,無法抑制內心的秋愁。心中的牽掛都存在,額上的眉頭之間。看起來瘦弱,卻具備文雅的氣質,如山中的愁苦。庭院的梧桐樹影變得稀薄,籬笆上的菊花散發著淡淡的香氣。勉強尋找,只能寄托命運于朋友。貧窮與富足都是虛幻,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暫時堅持明智的道路,子猷舫,仲宣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凄涼而寂寥的景象。風吹拂著凋零的林木,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作者以自身的衰老感嘆秋天的憂思無法抑制,思念之情揮之不去,每每浮現在額頭間的眉梢之間。他的形象看起來瘦弱,但卻有著文雅的氣質,如同山中的愁苦一般。庭院中的梧桐樹影稀薄,籬笆上的菊花散發著淡淡的香氣,給人一種凄美的感覺。
詩中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轉,以及個人的困頓和無奈。詩人認識到貧窮和富足都只是夢幻,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他選擇暫時堅持明智的道路,將命運寄托于朋友的幫助和支持。整首詩以凄涼、孤獨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愁苦,同時也傳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友情的珍視。
詩詞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內心的苦悶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體上給人一種憂傷而凄美的感覺,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獨特情感和對人生的思索。
“木落滄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íng xiāng zǐ chóu kuàng wú liáo zuò
行香子(愁況無聊作)
fēng wù sōu sōu.
風物颼颼。
mù luò cāng zhōu.
木落滄洲。
jiàn lǎo rén bù nài bēi qiū.
漸老人、不奈悲秋。
jī huái dōu zài, bìn shàng méi tóu.
羈懷都在,鬢上眉頭。
shì xiū wén shòu, wén tōng hèn, zi shān chóu.
似休文瘦,文通恨,子山愁。
tíng wú yǐng báo, lí jú xiāng fú.
庭梧影薄,籬菊香浮。
qiáng zhāo xún liáo mìng péng chóu.
強招尋、聊命朋儔。
qióng tōng jiē mèng, jīn gǔ rú liú.
窮通皆夢,今古如流。
qiě yuān míng jìng, zi yóu fǎng, zhòng xuān lóu.
且淵明徑,子猷舫,仲宣樓。
“木落滄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