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稱意開顏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妨稱意開顏笑”全詩
層臺勝日頻高眺。
清輝爽氣自娛人,何妨稱意開顏笑。
水碧無窮,山青未了。
斜陽浦口歸帆少。
云鬢煙鬢只供愁,琵琶更作相思調。
分類: 踏莎行
作者簡介(徐俯)
徐俯(1075~1141)宋代官員,江西派著名詩人之一。字師川,自號東湖居士,原籍洪州分寧(江西修水縣)人,后遷居德興天門村。徐禧之子,黃庭堅之甥。因父死于國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諫議大夫。紹興二年(1132),賜進士出身。三年,遷翰林學士,擢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官至參知政事。后以事提舉洞霄宮。工詩詞,著有《東湖集》,不傳。
《踏莎行》徐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踏莎行》是一首宋代徐俯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踏莎行》
畫棟風生,繡筵花繞。
層臺勝日頻高眺。
清輝爽氣自娛人,何妨稱意開顏笑。
水碧無窮,山青未了。
斜陽浦口歸帆少。
云鬢煙鬢只供愁,琵琶更作相思調。
中文譯文:
繪有畫棟的樓宇,微風吹拂;繡花裝點的宴席,花朵簇擁。
樓臺重疊,可以頻繁地高處俯瞰。
明亮的光輝和清爽的氣息自然地使人愉悅,何妨心滿意足地展露笑顏。
水的顏色是無盡的碧綠,山巒的青色是無窮的延伸。
夕陽斜照,歸船的帆影漸少。
云朵和發鬢都只為了添上愁思,琵琶更加撩人地奏出了相思之曲。
詩意和賞析:
《踏莎行》描繪了一幅美麗而寧靜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對自然風光和人生的感悟。詩中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畫棟風生、繡筵花繞的場景,生動地表現了樓臺之美和宴席的繁華。作者通過層臺勝日頻高眺的描寫,表達了自己站在高處俯瞰世界的心境,展現了對美景的欣賞和享受。
在描繪自然景色的同時,詩中也蘊含了情感的表達。作者通過清輝爽氣自娛人、何妨稱意開顏笑等詞句,表達了自己對美好事物的喜愛和心情的舒暢。水碧無窮、山青未了的描述則傳遞了作者對大自然無限美好的感受。
然而,詩的后半部分轉折了情感的色彩。斜陽浦口歸帆少一句,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離別的情景,給詩中的景色平添了一絲憂愁。云鬢煙鬢只供愁、琵琶更作相思調的表達,則進一步強化了離別和思念的主題,使整首詩詞帶有一絲憂傷和留戀之情。
《踏莎行》以其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情感表達,展示了徐俯對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獨到觀察和體驗。整首詩詞在美景與離別之間穿梭,以此傳達了作者對人生起伏和情感波動的思考,呈現出一種深邃而含蓄的意境,令人回味無窮。
“何妨稱意開顏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 suō xíng
踏莎行
huà dòng fēng shēng, xiù yán huā rào.
畫棟風生,繡筵花繞。
céng tái shèng rì pín gāo tiào.
層臺勝日頻高眺。
qīng huī shuǎng qì zì yú rén, hé fáng chēng yì kāi yán xiào.
清輝爽氣自娛人,何妨稱意開顏笑。
shuǐ bì wú qióng, shān qīng wèi liǎo.
水碧無窮,山青未了。
xié yáng pǔ kǒu guī fān shǎo.
斜陽浦口歸帆少。
yún bìn yān bìn zhǐ gōng chóu, pí pá gèng zuò xiāng sī diào.
云鬢煙鬢只供愁,琵琶更作相思調。
“何妨稱意開顏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