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難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悄悄難平”全詩
此心長在,秋水共澄明。
底事經年易判,驚遺恨、悄悄難平。
臨風處,佳人萬里,霜笛與誰橫。
長城。
誰敢犯,知君五字,元有詩聲。
笑茅舍何時,歸計真成。
綠鬢朱顏老盡,柴車在、行即終行。
聊相待,狂歌醉舞,雖老未忘情。
作者簡介(葉夢得)

葉夢得(1077~1148) 宋代詞人。字少蘊。蘇州吳縣人。紹圣四年(1097)登進士第,歷任翰林學士、戶部尚書、江東安撫大使等官職。晚年隱居湖州弁山玲瓏山石林,故號石林居士,所著詩文多以石林為名,如《石林燕語》、《石林詞》、《石林詩話》等。紹興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贈檢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詞風變異過程中,葉夢得是起到先導和樞紐作用的重要詞人。作為南渡詞人中年輩較長的一位,葉夢得開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氣"入詞的詞壇新路。葉詞中的氣主要表現在英雄氣、狂氣、逸氣三方面。
《滿庭芳(張敏叔、程致道和示,復用韻寄酬)》葉夢得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滿庭芳(張敏叔、程致道和示,復用韻寄酬)》是宋代葉夢得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楓葉飄落在吳江上,小舟搖擺,夕陽斜照催促著晴天。這份心意久存,秋水清澈明亮。經歷多年的事情難以斷定,驚愕和遺憾悄悄地不能平息。站在風中,佳人遠在萬里之外,寒霜笛聲橫掃。長城,誰敢蔑視,你知道君子的五字詩聲。什么時候能夠笑看茅舍,回歸的計劃真的能夠實現。青絲變成白發,柴車在那里,行駛即將結束。只是相互陪伴,狂歌醉舞,雖然老了,卻未曾忘記情感。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抒發了詩人對歲月流轉和生活變遷的思考和感慨。詩中,楓葉飄落、夕陽斜照等景象,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同時也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變化。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心愿和情感,希望能夠回歸平靜的生活,笑看世間的繁華與塵世的紛擾,同時表達了對過去時光和美好回憶的懷念。
賞析:
這首詩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現了詩人對歲月和生活的感慨和思索。詩人運用了自然景色的描繪,如楓葉飄落、夕陽斜照等,將自然景象與內心情感相結合,使詩歌更具意境和抒情效果。
詩中的"底事經年易判,驚遺恨、悄悄難平"表達了對過去事情的回憶和遺憾,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經歷的變遷和判定的難題。"霜笛與誰橫。長城。誰敢犯,知君五字,元有詩聲"這部分表達了對長城的景仰和對君子風度的贊嘆,同時也展示了詩人自己的抒發和表達之聲。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詩人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思考和回憶,同時也流露出對平靜和真情的向往。這首詩既展示了詩人的感性和細膩,又融入了對社會現象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典型的宋代詩歌風格。
“悄悄難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tíng fāng zhāng mǐn shū chéng zhì dào hé shì, fù yòng yùn jì chóu
滿庭芳(張敏叔、程致道和示,復用韻寄酬)
fēng luò wú jiāng, piān zhōu yáo dàng, mù shān xié zhào cuī qíng.
楓落吳江,扁舟搖蕩,暮山斜照催晴。
cǐ xīn zhǎng zài, qiū shuǐ gòng chéng míng.
此心長在,秋水共澄明。
dǐ shì jīng nián yì pàn, jīng yí hèn qiāo qiāo nán píng.
底事經年易判,驚遺恨、悄悄難平。
lín fēng chù, jiā rén wàn lǐ, shuāng dí yǔ shuí héng.
臨風處,佳人萬里,霜笛與誰橫。
cháng chéng.
長城。
shuí gǎn fàn, zhī jūn wǔ zì, yuán yǒu shī shēng.
誰敢犯,知君五字,元有詩聲。
xiào máo shè hé shí, guī jì zhēn chéng.
笑茅舍何時,歸計真成。
lǜ bìn zhū yán lǎo jǐn, chái chē zài xíng jí zhōng xíng.
綠鬢朱顏老盡,柴車在、行即終行。
liáo xiāng dài, kuáng gē zuì wǔ, suī lǎo wèi wàng qíng.
聊相待,狂歌醉舞,雖老未忘情。
“悄悄難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