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催弦管送杯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疾催弦管送杯行”全詩
疾催弦管送杯行。
五朝瞻舊老,揮塵聽風生。
鳳詔遠從天上落,高堂燕喜初醒。
莫言白發減風情。
此時誰得似,飲罷卻精明。
分類: 臨江仙
作者簡介(葉夢得)

葉夢得(1077~1148) 宋代詞人。字少蘊。蘇州吳縣人。紹圣四年(1097)登進士第,歷任翰林學士、戶部尚書、江東安撫大使等官職。晚年隱居湖州弁山玲瓏山石林,故號石林居士,所著詩文多以石林為名,如《石林燕語》、《石林詞》、《石林詩話》等。紹興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贈檢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詞風變異過程中,葉夢得是起到先導和樞紐作用的重要詞人。作為南渡詞人中年輩較長的一位,葉夢得開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氣"入詞的詞壇新路。葉詞中的氣主要表現在英雄氣、狂氣、逸氣三方面。
《臨江仙(席上次韻韓文若)》葉夢得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仙(席上次韻韓文若)》是宋代詩人葉夢得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聞道安車來過我,
我聽說安車已經經過我的住處,
百花未敢飄零。
百花還不敢凋謝落地。
疾催弦管送杯行。
快速催促著弦樂和酒杯,
五朝瞻舊老,
五朝君王稱老伯,
揮塵聽風生。
揚起塵土,傾聽風聲的生發。
鳳詔遠從天上落,
鳳凰的詔令從天上降臨,
高堂燕喜初醒。
高堂的燕子歡喜地初次醒來。
莫言白發減風情。
不要說白發減少了風情。
此時誰得似,
在這時候,誰能與我相似,
飲罷卻精明。
喝完酒之后卻更加聰明。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安車經過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和對歲月的思考。詩中提到了百花未敢飄零,表明即便在時光流轉中,詩人依然保持著青春的活力和朝氣。五朝瞻舊老,揮塵聽風生這兩句描繪了詩人對歷史長河中先賢智慧的敬慕和對自然的傾聽。鳳詔遠從天上落,高堂燕喜初醒,通過對鳳凰和燕子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美好、吉祥和希望的向往。最后兩句"莫言白發減風情,此時誰得似,飲罷卻精明"則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年齡增長的無奈,但同時也坦然接受了歲月的流轉,并將對人生的思考與飲酒之后的明悟相結合。
整首詩詞以豪放自然的筆調,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生命的熱愛。通過景物描寫、象征意義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歲月變遷的深刻感悟。這首詩詞充滿了哲理和意境,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疾催弦管送杯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xí shàng cì yùn hán wén ruò
臨江仙(席上次韻韓文若)
wén dào ān chē lái guò wǒ, bǎi huā wèi gǎn piāo líng.
聞道安車來過我,百花未敢飄零。
jí cuī xián guǎn sòng bēi xíng.
疾催弦管送杯行。
wǔ cháo zhān jiù lǎo, huī chén tīng fēng shēng.
五朝瞻舊老,揮塵聽風生。
fèng zhào yuǎn cóng tiān shàng luò, gāo táng yàn xǐ chū xǐng.
鳳詔遠從天上落,高堂燕喜初醒。
mò yán bái fà jiǎn fēng qíng.
莫言白發減風情。
cǐ shí shuí dé shì, yǐn bà què jīng míng.
此時誰得似,飲罷卻精明。
“疾催弦管送杯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