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應話天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年應話天臺”全詩
一枝臨晚照歌臺。
眼明渾未見,弦管莫驚催。
記取劉郎歸去路,千年應話天臺。
酒闌不惜更重陪。
夜寒衣袂薄,猶有暗香回。
分類: 臨江仙
作者簡介(葉夢得)

葉夢得(1077~1148) 宋代詞人。字少蘊。蘇州吳縣人。紹圣四年(1097)登進士第,歷任翰林學士、戶部尚書、江東安撫大使等官職。晚年隱居湖州弁山玲瓏山石林,故號石林居士,所著詩文多以石林為名,如《石林燕語》、《石林詞》、《石林詩話》等。紹興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贈檢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詞風變異過程中,葉夢得是起到先導和樞紐作用的重要詞人。作為南渡詞人中年輩較長的一位,葉夢得開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氣"入詞的詞壇新路。葉詞中的氣主要表現在英雄氣、狂氣、逸氣三方面。
《臨江仙(次韻答幼安、思誠、存之席上梅花)》葉夢得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仙(次韻答幼安、思誠、存之席上梅花)》是宋代詩人葉夢得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與群芳爭絕艷,
化工自許寒梅。
一枝臨晚照歌臺。
眼明渾未見,
弦管莫驚催。
記取劉郎歸去路,
千年應話天臺。
酒闌不惜更重陪。
夜寒衣袂薄,
猶有暗香回。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寒梅的獨特與自傲。寒梅不與其他美麗的花朵爭艷,而是以其自身的美麗自夸。在夜晚,一枝寒梅照亮了歌臺,展示著它的傲然風姿。詩人并未親眼目睹這一景象,但他認為寒梅絕對是最美的存在,不需要其他的樂器和聲音來襯托。他記住了劉郎歸去的路,相信千年后他們會在天臺上相見并交談。他寧愿在宴會上繼續陪伴,不計較付出的代價。盡管夜晚寒冷,衣袂單薄,但寒梅依然散發著淡淡的芬芳。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寒梅的美麗和獨特,表達了詩人對于個體獨立性和自我價值的追求。詩人認為寒梅不需要與其他花朵相爭,因為它自身就具備了絕世的美麗。這種傲然的態度體現了詩人的自信和獨立思考的精神。詩人通過對劉郎的記憶和對天臺的期待,展示了他對于人生和情感的追尋和思考。他愿意付出更多,以換取更多的陪伴和共享,表達了他對友情和愛情的珍視。
詩中的寒梅被賦予了象征的意義,它代表了獨立、堅強和自信。盡管環境寒冷,但寒梅依然散發著淡淡的香氣,這也可以理解為對美麗和精神力量的贊美。整首詩曲折而含蓄,通過對寒梅的描寫,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時,詩中的意象和意境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千年應話天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cì yùn dá yòu ān sī chéng cún zhī xí shàng méi huā
臨江仙(次韻答幼安、思誠、存之席上梅花)
bù yǔ qún fāng zhēng jué yàn, huà gōng zì xǔ hán méi.
不與群芳爭絕艷,化工自許寒梅。
yī zhī lín wǎn zhào gē tái.
一枝臨晚照歌臺。
yǎn míng hún wèi jiàn, xián guǎn mò jīng cuī.
眼明渾未見,弦管莫驚催。
jì qǔ liú láng guī qù lù, qiān nián yīng huà tiān tāi.
記取劉郎歸去路,千年應話天臺。
jiǔ lán bù xī gèng zhòng péi.
酒闌不惜更重陪。
yè hán yī mèi báo, yóu yǒu àn xiāng huí.
夜寒衣袂薄,猶有暗香回。
“千年應話天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