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聲遙聽走晴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車聲遙聽走晴雷”全詩
篆煙香細裊寒灰。
云移碧海三山近,月破中天九陌開。
追樂事,惜多才。
車聲遙聽走晴雷。
十年夢斷鈞天奏,猶記流霞醉后杯。
分類: 鷓鴣天
作者簡介(葉夢得)

葉夢得(1077~1148) 宋代詞人。字少蘊。蘇州吳縣人。紹圣四年(1097)登進士第,歷任翰林學士、戶部尚書、江東安撫大使等官職。晚年隱居湖州弁山玲瓏山石林,故號石林居士,所著詩文多以石林為名,如《石林燕語》、《石林詞》、《石林詩話》等。紹興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贈檢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詞風變異過程中,葉夢得是起到先導和樞紐作用的重要詞人。作為南渡詞人中年輩較長的一位,葉夢得開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氣"入詞的詞壇新路。葉詞中的氣主要表現在英雄氣、狂氣、逸氣三方面。
《鷓鴣天(元夕次韻干譽)》葉夢得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元夕次韻干譽)》是宋代葉夢得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夾路行歌盡落梅。
篆煙香細裊寒灰。
云移碧海三山近,
月破中天九陌開。
追樂事,惜多才。
車聲遙聽走晴雷。
十年夢斷鈞天奏,
猶記流霞醉后杯。
詩意:
這首詩寫的是元夕之夜,葉夢得借景抒發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詩中描繪了一幅夜晚行走在夾道之間,落梅花已盡數的景象。夜幕中煙霧裊裊,香氣撲鼻,冷灰散發著微弱的寒意。云彩飄移,使碧海和三座山峰顯得近在眼前,明月穿破云層,照亮了中天,仿佛九條大街都打開了。作者懷念過去的樂事,惋惜多才多藝的人物已經逝去。遠處傳來車馬聲,仿佛聽到了走過晴朗天空的雷聲。十年過去了,曾經的夢想已經破滅,就像鈞天古樂的演奏已經停止,但作者仍然記得醉飲后流霞的美好。
賞析:
《鷓鴣天(元夕次韻干譽)》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感慨展現了葉夢得對人生變遷和時光流逝的思考。通過對元夕之夜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美好時光和英才的懷念之情。詩中運用了插景的手法,將夜晚的景色與內心的感受相結合,增強了詩歌的意境與表達力。作者通過描繪落梅花、篆煙香和冷灰等細節,營造了寂靜而凄美的氛圍。云移碧海和月破中天的描寫,則表達了時光荏苒、物是人非的感嘆。最后一句詩以鈞天樂為隱喻,寄托了詩人對過去夢想的追憶和懷念之情。整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展現了葉夢得獨特的情感表達和才華橫溢的寫作風格。
“車聲遙聽走晴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yuán xī cì yùn gàn yù
鷓鴣天(元夕次韻干譽)
jiā lù xíng gē jǐn luò méi.
夾路行歌盡落梅。
zhuàn yān xiāng xì niǎo hán huī.
篆煙香細裊寒灰。
yún yí bì hǎi sān shān jìn, yuè pò zhōng tiān jiǔ mò kāi.
云移碧海三山近,月破中天九陌開。
zhuī lè shì, xī duō cái.
追樂事,惜多才。
chē shēng yáo tīng zǒu qíng léi.
車聲遙聽走晴雷。
shí nián mèng duàn jūn tiān zòu, yóu jì liú xiá zuì hòu bēi.
十年夢斷鈞天奏,猶記流霞醉后杯。
“車聲遙聽走晴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