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望吳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望吳楚”全詩
遠信無憑據。
欲倩春風吹淚去。
化作愁云恨雨。
春應已到三吳。
楚江日夜東徂。
惟有溯流魚上,不知尺素來無。
作者簡介(劉一止)
劉一止(1078~1160)字行簡,號太簡居士,湖州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進士,累官中書舍人、給事中,以敷文閣直學士致仕。為文敏捷,博學多才,其詩為呂本中、陳與義所嘆賞。有《苕溪集》。
《清平樂》劉一止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是劉一止所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相望吳楚。
遠信無憑據。
欲倩春風吹淚去。
化作愁云恨雨。
春應已到三吳。
楚江日夜東徂。
惟有溯流魚上,
不知尺素來無。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兩地相望的景象。詩人身處吳楚兩地,遠方的信件無法提供確鑿的憑據。詩人渴望借助春風將眼中的淚水吹散,但淚水卻化作了憂愁的云彩和不斷下落的雨滴。春天已經到達了三吳地區,楚江的水日夜向東流去。只有逆流而上的魚兒,不知道它們離尺素(指魚鰾)有多遠。
賞析:
《清平樂》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愁緒。通過對吳楚兩地的景象描寫,詩人表達了遠離家鄉的思鄉之情。詩中運用了春風、淚水、愁云和恨雨等意象,以表達詩人內心的憂愁和痛苦。同時,楚江的流水和逆流而上的魚兒形成了對比,突顯了詩人在異鄉中的孤獨感和迷茫感。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和對離鄉之苦的感受,展現了宋代詩人常見的離鄉情懷和對故鄉的深情厚意。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象的描寫,以及對自然景物和個體經歷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家鄉的深情。它既具有時代特色,反映了宋代士人的離鄉思鄉之情,又具有普遍性,觸動了讀者對家鄉和歸鄉的情感共鳴。
“相望吳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清平樂
xiāng wàng wú chǔ.
相望吳楚。
yuǎn xìn wú píng jù.
遠信無憑據。
yù qiàn chūn fēng chuī lèi qù.
欲倩春風吹淚去。
huà zuò chóu yún hèn yǔ.
化作愁云恨雨。
chūn yīng yǐ dào sān wú.
春應已到三吳。
chǔ jiāng rì yè dōng cú.
楚江日夜東徂。
wéi yǒu sù liú yú shàng, bù zhī chǐ sù lái wú.
惟有溯流魚上,不知尺素來無。
“相望吳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