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倚屏山欲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倚屏山欲寐”全詩
簾櫳靜,夜久寒生羅幕。
窗兒外、有個梧桐樹,早一葉、兩葉落。
獨倚屏山欲寐,月轉驚飛烏鵲。
促織兒、聲響雖不大,敢教賢、睡不著。
分類: 品令
作者簡介(曹組)
曹組,北宋詞人。生卒年不詳。字元寵。潁昌(今河南許昌)人。一說陽翟(今河南禹縣)人。曾官睿思殿應制,因占對才敏,深得宋徽宗寵幸,奉詔作《艮岳百詠》詩。約于徽宗末年去世。存詞36首。曹組的詞以"側艷"和"滑稽下俚"著稱,在北宋末曾傳唱一時,淺薄無聊者紛紛仿效。但在南宋初卻受到有識者的批評,甚至鄙棄。一些詞描寫其羈旅生活,感受真切,境界頗為深遠,無論手法、情韻,都與柳永詞有繼承關系。
《品令》曹組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品令》是宋代詩人曹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乍寂寞。
簾櫳靜,夜久寒生羅幕。
窗外有個梧桐樹,早一葉,兩葉落。
獨倚屏山欲寐,月轉驚飛烏鵲。
促織兒,聲響雖不大,敢教賢,睡不著。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寂靜而孤獨的夜晚。夜深人靜,簾櫳無聲,寒意透過薄紗彌漫。窗外有一棵梧桐樹,早已落盡了一片片葉子。孤獨地倚在屏山上,想要入眠,但月亮的移動驚起了烏鵲。這時,織布機的聲音雖不大,但卻足以使賢者無法入睡。
賞析:
《品令》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安靜的夜晚場景,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展現出一種深沉的情感。整首詩詞以冷靜、安靜的氛圍包裹著讀者,營造出一種孤獨、寂寞的情緒。通過描述窗外的梧桐樹的葉子逐漸凋落,以及月亮的轉動驚起烏鵲,詩人巧妙地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孤獨和不安。
詩中的"獨倚屏山欲寐"表達了詩人獨自依靠在屏山上,渴望入眠的心情,而月亮的轉動卻使烏鵲飛起,增加了一種無法平靜的氛圍。最后,織布機的聲音雖然不大,卻足以使賢者無法入睡,這種聲音的干擾更加加深了詩人的孤獨感。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與詩人內心的感受相結合,表達了詩人在夜晚的孤獨和焦慮,展現了對心靈的深刻觸動。這種寂寞和不安的情緒在讀者心中引起共鳴,并引發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獨倚屏山欲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ǐn lìng
品令
zhà jì mò.
乍寂寞。
lián lóng jìng, yè jiǔ hán shēng luó mù.
簾櫳靜,夜久寒生羅幕。
chuāng ér wài yǒu gè wú tóng shù, zǎo yī yè liǎng yè luò.
窗兒外、有個梧桐樹,早一葉、兩葉落。
dú yǐ píng shān yù mèi, yuè zhuǎn jīng fēi wū què.
獨倚屏山欲寐,月轉驚飛烏鵲。
cù zhī ér shēng xiǎng suī bù dà, gǎn jiào xián shuì bù zhe.
促織兒、聲響雖不大,敢教賢、睡不著。
“獨倚屏山欲寐”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