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一枝寒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倚一枝寒月”全詩
竹外小溪深處,倚一枝寒月。
淡云疏雨苦無情,得折便須折。
醉帽風鬟歸去,有余香愁絕。
分類: 好事近
作者簡介(陳克)
(1081—1137)北宋末南宋初詞人。字子高,自號赤城居士。臨海(今屬浙江)人。
《好事近(石亭探梅)》陳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好事近(石亭探梅)》是宋代詩人陳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尋遍石亭春,
黯黯暮山明滅。
竹外小溪深處,
倚一枝寒月。
淡云疏雨苦無情,
得折便須折。
醉帽風鬟歸去,
有余香愁絕。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詩人心情憂郁,但也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快樂和感嘆。詩中以石亭為背景,描述了夜幕降臨時山色的明暗交替。在竹林外面,有一條深深的小溪,詩人靠在一根竹枝上倚賴著寒冷的月光。淡淡的云和稀疏的雨似乎沒有情感,它們遇到了就要折斷。最后,詩人帶著醉意和風吹亂的發髻離開了,但留下了一絲余香,悲傷得幾乎絕望。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對情感的表達,傳達了詩人內心的情緒和感受。詩人在石亭中尋找春天的足跡,但周圍的景色卻逐漸暗淡,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無常。在竹林外的小溪深處,詩人依靠著一根寒冷的竹枝,思考著生活的無常和寂寞。淡云疏雨的描寫傳達了一種無奈和無情的感覺,暗示著人生的艱辛和無常性。詩中的折斷意象表達了物是人非的感嘆,一切都是短暫而脆弱的。最后,詩人離開了,但他留下的余香可以理解為他的思念和詩意的延續。
整首詩詞表現了詩人對生活的追求與感悟,以及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表達,詩人以簡練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時光荏苒的感嘆,以及對生活中瞬間美好的追逐和珍惜。整首詩詞在形象描寫上給人以清新的感受,同時也透露出一種深沉的哲理和感慨。
“倚一枝寒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ǎo shì jìn shí tíng tàn méi
好事近(石亭探梅)
xún biàn shí tíng chūn, àn àn mù shān míng miè.
尋遍石亭春,黯黯暮山明滅。
zhú wài xiǎo xī shēn chù, yǐ yī zhī hán yuè.
竹外小溪深處,倚一枝寒月。
dàn yún shū yǔ kǔ wú qíng, dé zhé biàn xū zhé.
淡云疏雨苦無情,得折便須折。
zuì mào fēng huán guī qù, yǒu yú xiāng chóu jué.
醉帽風鬟歸去,有余香愁絕。
“倚一枝寒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