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趁風光流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許趁風光流轉”全詩
不共紅塵結怨。
幾度蓬萊清淺。
側翅曾傍看。
有時飛入西真院。
許趁風光流轉。
玉蕊綠花開遍。
可惜無人見。
分類: 憶故人
作者簡介(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桃源憶故人》朱敦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桃源憶故人》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朱敦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飄蕭我是孤飛雁,
不與紅塵結恩怨。
幾度蓬萊清淺,
曾側翅傍看過。
有時飛入西真院,
期待風光的變遷。
玉蕊綠花開滿地,
可惜無人能見。
詩意和賞析:
《桃源憶故人》描繪了詩人在桃源的回憶中,感嘆自己孤獨飄蕩的境遇,以及對故人的思念之情。
詩的開頭,“飄蕭我是孤飛雁”,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飄泊無依的心境。他不與紅塵世界結下恩怨,與塵世脫離,尋求心靈的凈土。接著詩人描述了自己在幾度蓬萊清淺之地徘徊的經歷,曾經在側翅傍邊觀賞過。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提到自己有時飛入西真院,期待著風光的變遷。西真院可能指的是一個理想化的境地,象征著詩人向往的桃源世界。他期望著桃源中的風景變幻,但同時也意味著他對于現實世界的遺憾和不滿。
最后兩句“玉蕊綠花開滿地,可惜無人能見”,表達了詩人的悲涼之情。桃源中的美景雖然絢爛多彩,卻無人能夠欣賞到。這也可以理解為詩人自己的境遇,他的才華與情感無人能夠領悟和感受。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追求理想境界、追尋桃源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他在現實世界中的孤獨和無奈。通過描繪飛雁、桃源和無人欣賞的美景,詩人抒發了對于理想世界和真摯感情的追求,以及對于紛擾塵世的疏離和失望之情。這首詩詞雖然簡短,但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構建,傳達出了深沉而內斂的情感。
“許趁風光流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o yuán yì gù rén
桃源憶故人
piāo xiāo wǒ shì gū fēi yàn.
飄蕭我是孤飛雁。
bù gòng hóng chén jié yuàn.
不共紅塵結怨。
jǐ dù péng lái qīng qiǎn.
幾度蓬萊清淺。
cè chì céng bàng kàn.
側翅曾傍看。
yǒu shí fēi rù xī zhēn yuàn.
有時飛入西真院。
xǔ chèn fēng guāng liú zhuǎn.
許趁風光流轉。
yù ruǐ lǜ huā kāi biàn.
玉蕊綠花開遍。
kě xī wú rén jiàn.
可惜無人見。
“許趁風光流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