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理常多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政理常多暇”全詩
吹笙虛洞答,舉楫便風催。
山暗云猶辨,潭幽月稍來。
清溪無數曲,未盡莫先回。
煙靄夕微蒙,幽灣賞未窮。
艤舟待初月,褰幌招遠風。
鶴聲聒前浦,漁火明暗叢。
東山云壑意,不謂爾來同。
分類:
作者簡介(趙冬曦)
趙冬曦,(677-750)[唐]定州鼓城(今河北晉縣)人。進士。開元初,累遷中書舍人內供奉,國子祭酒。工正書,景云二年(七一一)褚慶文所撰唐勝業寺雙彌勒像碑,為其所書。《唐書本傳、金石錄》。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首》趙冬曦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首》
政理常多暇,方舟此溯洄。
吹笙虛洞答,舉楫便風催。
山暗云猶辨,潭幽月稍來。
清溪無數曲,未盡莫先回。
煙靄夕微蒙,幽灣賞未窮。
艤舟待初月,褰幌招遠風。
鶴聲聒前浦,漁火明暗叢。
東山云壑意,不謂爾來同。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和尹懋秋一起夜晚游覽灉湖的心情和景色描寫。詩人覺得政務繁忙的日子常常有些閑暇的時候,他們乘坐小船順流而上,吹起笙簫的聲音回應著虛幻的洞穴,舉起船槳隨風驅動。山巒在暗夜中依稀可辨,潭水深幽,月亮漸漸升起。清澈的溪水蜿蜒多姿,還未游盡就不要急著回去。夜色中的煙霧微弱模糊,幽暗的灣口中的景色無限美好。
船等待初升的月亮,披簾招來遠方的微風。鶴鳴聲擾動了前浦,漁火在明亮和暗淡中點綴成一片。東山的云霧和山壑給人以深意,不像其他地方一樣平凡。
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作者與尹懋秋夜晚游覽灉湖的經歷和感受為主線,展現了大自然的美景和一種愉悅的心境。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色的變化和與友人的交流,從而表現出對人生的熱愛和對自然美的感慨。整首詩以平靜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視,同時又蘊含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向往。
“政理常多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ǐn mào qiū yè yóu yōng hú èr shǒu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首
zhèng lǐ cháng duō xiá, fāng zhōu cǐ sù huí.
政理常多暇,方舟此溯洄。
chuī shēng xū dòng dá, jǔ jí biàn fēng cuī.
吹笙虛洞答,舉楫便風催。
shān àn yún yóu biàn, tán yōu yuè shāo lái.
山暗云猶辨,潭幽月稍來。
qīng xī wú shù qū, wèi jǐn mò xiān huí.
清溪無數曲,未盡莫先回。
yān ǎi xī wēi méng, yōu wān shǎng wèi qióng.
煙靄夕微蒙,幽灣賞未窮。
yǐ zhōu dài chū yuè, qiān huǎng zhāo yuǎn fēng.
艤舟待初月,褰幌招遠風。
hè shēng guā qián pǔ, yú huǒ míng àn cóng.
鶴聲聒前浦,漁火明暗叢。
dōng shān yún hè yì, bù wèi ěr lái tóng.
東山云壑意,不謂爾來同。
“政理常多暇”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