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葉陰濃荔子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榕葉陰濃荔子青”全詩
榕葉陰濃荔子青,百尺桄榔樹。
盡日不逢人,猛地風吹雨。
慘黯蠻溪鬼峒寒,隱隱聞銅鼓。
分類: 卜算子
作者簡介(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卜算子》朱敦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卜算子》是宋代文學家朱敦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腳下,黎明時分鷓鴣鳴叫,
云彩密布遮蔽了瀧州的道路。
榕樹的葉子濃密,荔枝青翠欲滴,
有一棵高達百尺的桄榔樹。
整天都不見到人,
突然一陣狂風吹起雨來。
沮喪而昏暗的蠻溪鬼峒感到寒冷,
隱約能聽見銅鼓的聲音。
詩意:
《卜算子》描繪了一個寂靜而凄涼的山野景象。清晨時分,山間傳來鷓鴣的鳴叫聲,但濃密的云層將瀧州的道路遮掩。詩中描繪了一片幽暗的景色,榕樹的葉子濃密繁茂,荔枝樹青翠欲滴,更引人注目的是一棵高大的桄榔樹。整天下來,沒有遇到過一個人,突然間,一陣狂風帶來了雨水,給這片荒涼之地帶來更多的憂傷和寒冷。蠻溪鬼峒悲涼而昏暗,隱約能聽到銅鼓的聲音,增添了一絲神秘和凄美的氛圍。
賞析:
《卜算子》以婉約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凄美的山野景象,展示出朱敦儒獨特的感慨和情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景物描寫,通過描繪鷓鴣鳴叫、云霧彌漫、榕樹和荔枝的青翠等,創造出一種凄涼而寂寥的氛圍。作者通過表達大自然的荒涼和人跡罕至的寂靜,突出了人與自然的對比,強調了人類的孤獨感。同時,詩中出現的蠻溪鬼峒和銅鼓的描寫,增添了一種神秘的色彩,進一步加深了詩詞的意境。
整首詩詞情感深沉、意境幽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憂傷。這種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寫細膩的情感來表達人類內心世界的手法,體現了宋代詩詞的典型特點。《卜算子》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給讀者留下了一幅凄美而深沉的畫面,引發人們對生命與孤獨、自然與人類之間關系的思考。
“榕葉陰濃荔子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ǔ suàn zǐ
卜算子
shān xiǎo zhè gū tí, yún àn lóng zhōu lù.
山曉鷓鴣啼,云暗瀧州路。
róng yè yīn nóng lì zi qīng, bǎi chǐ guāng láng shù.
榕葉陰濃荔子青,百尺桄榔樹。
jǐn rì bù féng rén, měng dì fēng chuī yǔ.
盡日不逢人,猛地風吹雨。
cǎn àn mán xī guǐ dòng hán, yǐn yǐn wén tóng gǔ.
慘黯蠻溪鬼峒寒,隱隱聞銅鼓。
“榕葉陰濃荔子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