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把茱萸仔細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醉把茱萸仔細看”全詩
尋思百計不如閑。
何時得到重陽日,醉把茱萸仔細看。
欹醉帽,倚雕闌。
偶然攜酒卻成歡。
籬邊黃菊關心事,觸誤愁人到酒邊。
分類: 鷓鴣天
作者簡介(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為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后退隱廬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于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鷓鴣天》周紫芝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周紫芝。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終日看山不厭山。
尋思百計不如閑。
何時得到重陽日,
醉把茱萸仔細看。
欹醉帽,倚雕闌。
偶然攜酒卻成歡。
籬邊黃菊關心事,
觸誤愁人到酒邊。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的深深喜愛和對閑適自由生活的向往。詩人表示自己整日凝望山景,但對山峰的美景從未感到厭倦。他思考了許多辦法,卻發現與悠閑自在相比,這些方法都不如閑暇自在的時光。詩人期待著能在重陽節這一特殊日子,陶醉在賞茱萸的歡樂中。他倚靠在雕花欄桿上,戴著斜帽,偶然帶上酒,卻能帶來無盡的歡樂。然而,他也意識到生活中存在一些瑣事和焦慮,就像籬笆旁的黃菊一樣,牽扯著他的心思,使他在享受酒趣的時候感到困擾。
賞析:
《鷓鴣天》這首詩詞通過對山水、閑適生活和人情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熱愛和向往。詩中的“終日看山不厭山”表達了詩人對山峰的美景的欣賞和執著,突顯了他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詩人以“尋思百計不如閑”來對比忙碌和閑適的生活方式,表達了他渴望從繁忙中解脫出來,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愿望。他期待著在重陽節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能夠陶醉在歡樂的氛圍中,細細品味茱萸的美好。詩中的“欹醉帽,倚雕闌”描繪了詩人在酒趣中放松身心的情景,傳達出一種閑適和快樂的氛圍。然而,詩人也意識到生活中存在一些瑣事和困擾,如詩中所述的籬邊黃菊關心事,使他難以完全放松身心。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自然、閑適和快樂的追求,同時也揭示了生活中的一些現實困擾,給人以共鳴和思考。
“醉把茱萸仔細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鷓鴣天
zhōng rì kàn shān bù yàn shān.
終日看山不厭山。
xún sī bǎi jì bù rú xián.
尋思百計不如閑。
hé shí dé dào chóng yáng rì, zuì bǎ zhū yú zǐ xì kàn.
何時得到重陽日,醉把茱萸仔細看。
yī zuì mào, yǐ diāo lán.
欹醉帽,倚雕闌。
ǒu rán xié jiǔ què chéng huān.
偶然攜酒卻成歡。
lí biān huáng jú guān xīn shì, chù wù chóu rén dào jiǔ biān.
籬邊黃菊關心事,觸誤愁人到酒邊。
“醉把茱萸仔細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