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行云飛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放行云飛過”全詩
玉纖持板隔香羅。
不放行云飛過。
今夜塵生洛浦,明朝雨在巫山。
羞蛾且莫斗彎環。
不似司空見慣。
分類: 西江月
作者簡介(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為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后退隱廬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于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西江月》周紫芝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江月》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周紫芝。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畫幕燈前細雨,
垂蓮盞里清歌。
玉纖持板隔香羅,
不放行云飛過。
今夜塵生洛浦,
明朝雨在巫山。
羞蛾且莫斗彎環,
不似司空見慣。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夜晚的景象,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雨夜中的情景和情感。雨絲輕柔地落在畫幕和燈前,細雨如絲在夜晚中交織成一幅柔美的景象。在垂蓮盞中,傳來一曲清歌,使得整個場景更加幽靜而優雅。玉纖(指女子手中的樂器)輕輕撥動琴弦,使得香羅之間的音樂聲被隔絕,不隨行云飛過。詩人表達了對這樣一種安靜、溫柔的氛圍的喜愛和珍惜。
然后,詩人轉向了另一幅畫面,描述了洛浦夜晚的塵埃和巫山明朝的雨。這里是一種對自然景觀的描繪,通過對景物的寫照,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接著,作者以羞蛾為比喻,告誡讀者不要爭斗和爭吵,不要像司空(即司空見慣)那樣對一切事物都習以為常。
賞析:
《西江月》以細膩的筆觸展示了雨夜中的景象,通過形象的描繪和隱喻的運用,傳達出作者對寧靜、溫柔和自然之美的感悟。詩中的細雨、清歌、玉纖等形象都凸顯了一種柔美的氛圍,使讀者感受到一種寧靜和舒適。同時,作者通過對洛浦和巫山的描繪,展示了自然的壯麗和不可控制的力量,凸顯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最后,作者以羞蛾的比喻告誡人們要保持謙遜和敬畏之心,不要對一切事物都視為理所當然。
整體而言,《西江月》以簡潔而細膩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夜景,并通過對自然和人情的表達,傳遞了一種寧靜、敬畏和謙遜的情感。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同時也讓讀者在閱讀中體味到詩歌的美和思想的深度。
“不放行云飛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jiāng yuè
西江月
huà mù dēng qián xì yǔ, chuí lián zhǎn lǐ qīng gē.
畫幕燈前細雨,垂蓮盞里清歌。
yù xiān chí bǎn gé xiāng luó.
玉纖持板隔香羅。
bù fàng xíng yún fēi guò.
不放行云飛過。
jīn yè chén shēng luò pǔ, míng zhāo yǔ zài wū shān.
今夜塵生洛浦,明朝雨在巫山。
xiū é qiě mò dòu wān huán.
羞蛾且莫斗彎環。
bù shì sī kōng jiàn guàn.
不似司空見慣。
“不放行云飛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