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頭不定云來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頭不定云來去”全詩
天教月到湖心住。
遙夜一襟愁。
水風渾似秋。
藕花迎露笑。
暗水飛螢照。
漁笛莫頻吹。
客愁人不知。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為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后退隱廬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于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菩薩蠻》周紫芝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菩薩蠻》
作者:周紫芝
朝代:宋代
風頭不定云來去,
天教月到湖心住。
遙夜一襟愁,
水風渾似秋。
藕花迎露笑,
暗水飛螢照。
漁笛莫頻吹,
客愁人不知。
中文譯文:
風勢無常,云來云去,
天意讓月兒停留在湖心。
遠夜中滿懷憂愁,
水面上的風仿佛是秋天的。
蓮藕花朵迎接露水歡笑,
暗水中飛舞的螢火蟲照亮著周圍。
漁人的笛聲請不要頻頻吹奏,
客人的愁苦,別人并不了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以及詩人內心的情感。詩中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賦予了整首詩以濃厚的意境和情感。
詩的開頭,詩人用"風頭不定云來去"來形容風勢無常,云層變幻不定的景象,給人一種不穩定的感覺。接著,詩人表達了天意讓月兒停留在湖心的景象,給人一種寧靜和穩定的感覺。
詩人在遠夜中抱著滿襟的憂愁,水面上的風仿佛是秋天的,描繪了一種凄涼和憂傷的氛圍。接下來,蓮藕花朵迎接露水歡笑,暗水中飛舞的螢火蟲照亮周圍,給人一種美好和希望的感覺。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的情感。詩人請求漁人不要頻繁吹奏笛聲,因為他內心充滿了愁苦,而他的憂愁卻無人知曉。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和詩人內心情感的表達,展現了一種寂寞、憂愁和無奈的情緒。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一絲希望和對美好的向往。這種以自然景物為背景,以個人情感為主旨的寫作手法,是宋代詩詞中常見的表現方式,給人以深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風頭不定云來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菩薩蠻
fēng tou bù dìng yún lái qù.
風頭不定云來去。
tiān jiào yuè dào hú xīn zhù.
天教月到湖心住。
yáo yè yī jīn chóu.
遙夜一襟愁。
shuǐ fēng hún sì qiū.
水風渾似秋。
ǒu huā yíng lù xiào.
藕花迎露笑。
àn shuǐ fēi yíng zhào.
暗水飛螢照。
yú dí mò pín chuī.
漁笛莫頻吹。
kè chóu rén bù zhī.
客愁人不知。
“風頭不定云來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