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聞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如今聞道”全詩
嬌小正笄年,每當筵、愁歌怕舞。
水亭煙樹,春去已無蹤,桃源路。
知何處。
往事如風絮。
如今聞道,誤剪香云縷,閑系小烏紗,更無心、淺勻深注。
三山路杳,終不是人間,知誰與。
吹簫女。
共駕青鸞去。
分類: 驀山溪
作者簡介(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為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后退隱廬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于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驀山溪》周紫芝 翻譯、賞析和詩意
《驀山溪》是宋代周紫芝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月眉星眼,閬苑真仙侶。
嬌小正笄年,每當筵,愁歌怕舞。
水亭煙樹,春去已無蹤,桃源路,知何處。
往事如風絮,如今聞道,誤剪香云縷,閑系小烏紗。
更無心,淺勻深注。三山路杳,終不是人間,知誰與。
吹簫女,共駕青鸞去。
詩意:
《驀山溪》描繪了一幅富有浪漫情調和哲理意蘊的景象。詩中以婉約的筆觸勾勒出月色明亮、星光閃爍的畫面。詩人將自己比作真仙,與心愛的人相伴于閬苑之中。然而,在封建社會的束縛下,少女的嬌小和年少成為了她的困擾,使得她在宴會上面對琴歌和舞蹈時倍感愁緒。水亭旁的煙霧和繁茂的樹木間,春天已經無影無蹤,桃源的路途也讓人迷惘不知何處去。過去的回憶如同風中的絮,現在卻聽聞有人錯誤地剪斷了香云的縷,心情變得輕浮而平淡。三山之路渺茫遙遠,不再是人間的所在,而詩人卻不知與誰相伴。最后,吹簫的女子邀請詩人一同乘坐青鸞(神鳥)離去。
賞析:
《驀山溪》以流暢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一幅充滿詩意的畫面。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意象,如月眉星眼、閬苑真仙侶、水亭煙樹等,這些形象都帶有神秘和超凡的色彩,突出了詩人與眾不同的境遇和情感。詩人以嬌小和年少為切入點,表達了對封建禮教的壓抑和束縛,以及對時光流轉的無奈和迷茫。詩中的桃源路和三山之路都象征著遠離凡塵的追求,但卻充滿了困惑和迷失。最后,吹簫女邀請詩人一同乘坐青鸞離去,體現了詩人對自由和超脫的向往。整首詩以凄涼的氛圍貫穿始終,表達了對現實世界的不滿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總的來說,《驀山溪》以其優美的語言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詩人對封建社會束縛的反思和對理想世界的向往。通過描繪嬌小少女的情感困擾和對桃源之路的迷茫,詩人表達了對自由、超凡和遠離塵世的渴望。整首詩流露出一種淡雅、凄美的情感,引發讀者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于理想境界的向往。
“如今聞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ò shān xī
驀山溪
yuè méi xīng yǎn, làng yuàn zhēn xiān lǚ.
月眉星眼,閬苑真仙侶。
jiāo xiǎo zhèng jī nián, měi dāng yán chóu gē pà wǔ.
嬌小正笄年,每當筵、愁歌怕舞。
shuǐ tíng yān shù, chūn qù yǐ wú zōng, táo yuán lù.
水亭煙樹,春去已無蹤,桃源路。
zhī hé chǔ.
知何處。
wǎng shì rú fēng xù.
往事如風絮。
rú jīn wén dào, wù jiǎn xiāng yún lǚ, xián xì xiǎo wū shā, gèng wú xīn qiǎn yún shēn zhù.
如今聞道,誤剪香云縷,閑系小烏紗,更無心、淺勻深注。
sān shān lù yǎo, zhōng bú shì rén jiān, zhī shuí yǔ.
三山路杳,終不是人間,知誰與。
chuī xiāo nǚ.
吹簫女。
gòng jià qīng luán qù.
共駕青鸞去。
“如今聞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