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邊深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竹邊深塢”全詩
晴香暗與風微度。
故人還寄隴頭梅,憑誰為作梅花賦。
柳外朱橋,竹邊深塢。
何時卻向君家去。
便須倩月與徘徊,無人留得花常住。
分類: 踏莎行
作者簡介(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為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后退隱廬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于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踏莎行(謝人寄梅花)》周紫芝 翻譯、賞析和詩意
《踏莎行(謝人寄梅花)》是宋代周紫芝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鵲報寒枝,魚傳尺素。
晴香暗與風微度。
故人還寄隴頭梅,
憑誰為作梅花賦。
柳外朱橋,竹邊深塢。
何時卻向君家去。
便須倩月與徘徊,
無人留得花常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接到了一份朋友寄來的梅花,然后思念故鄉和故人的情感。詩中描寫了冬日的景象和與之相對應的梅花,表達了對故鄉和故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鵲報寒枝,魚傳尺素"描繪了鵲鳥傳遞冬天的消息,魚兒傳遞雪的消息,預示著嚴寒的到來。第二句"晴香暗與風微度"描繪了陽光透過寒冷的空氣,微風輕輕吹拂,梅花的香氣隱約飄散。這里通過描寫天氣和梅花的氣息,營造出冬日的清冷和梅花的嬌媚。
接下來的兩句"故人還寄隴頭梅,憑誰為作梅花賦"表達了作者收到故人寄來的隴頭梅花的情景,以及對梅花賦詩的思考。作者感到困惑,不知道該由誰來寫出這隴頭梅花的賦詩,暗示了作者對自身才華的懷疑和迷茫。
接下來的兩句"柳外朱橋,竹邊深塢"描繪了景色的變化,從柳樹和紅色的橋轉移到了竹子和深深的塢里,暗示了作者思緒的飄移和彷徨。
最后兩句"何時卻向君家去,便須倩月與徘徊,無人留得花常住"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和故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希望能夠回到故人的家中,與故人相聚。詩中的“倩月”指的是美麗的月光,作者希望能夠借著月光的引導,徘徊于故人的門前。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無奈,暗示了生命的轉瞬即逝和人事的無常。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冬日的景象和寄托對故鄉和故人的思念之情,表達了作者對自身才華的懷疑和迷茫,以及對生命和時光的感慨。同時,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和對梅花賦詩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永恒存在的渴望。整首詩詞意境幽遠,情感真摯,充滿了對故鄉情懷和對生命哲理的思考。
“竹邊深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 suō xíng xiè rén jì méi huā
踏莎行(謝人寄梅花)
què bào hán zhī, yú chuán chǐ sù.
鵲報寒枝,魚傳尺素。
qíng xiāng àn yǔ fēng wēi dù.
晴香暗與風微度。
gù rén hái jì lǒng tóu méi, píng shuí wèi zuò méi huā fù.
故人還寄隴頭梅,憑誰為作梅花賦。
liǔ wài zhū qiáo, zhú biān shēn wù.
柳外朱橋,竹邊深塢。
hé shí què xiàng jūn jiā qù.
何時卻向君家去。
biàn xū qiàn yuè yǔ pái huái, wú rén liú dé huā cháng zhù.
便須倩月與徘徊,無人留得花常住。
“竹邊深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