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共誰同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從此共誰同醉”全詩
從此共誰同醉,恨老來風月。
遙知手板笑看云,江邊醉時節。
應為老人回首,記白頭如雪。
作者簡介(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為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后退隱廬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于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好事近》周紫芝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好事近》是宋代周紫芝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秋意總關愁,
那更與君輕別。
從此共誰同醉,
恨老來風月。
遙知手板笑看云,
江邊醉時節。
應為老人回首,
記白頭如雪。
詩意:
這首詩以秋天的意象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歲月流轉的感慨。詩中描述了秋天的凄涼氛圍,秋意總是讓人感到憂愁,而與愛人的分別更加令人心情沉重。詩人詢問自己,從此以后將與誰一同陶醉于風月之中,悔恨自己漸漸老去,無法再享受年輕時的浪漫與美好。然而,詩人遠遠地觀察著手執琴板的人,他們在江邊迎來醉人的時節,仍能歡笑著觀賞云彩。詩人深知這是老人回首時的情景,回憶起頭發已經如雪般白的歲月。
賞析:
這首詩以深情的筆觸描繪了秋天的凄涼和離別的憂傷,抒發了作者對光陰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秋天往往被視為離別和凋零的象征,詩人通過秋意來表達內心的愁緒。作者既表達了自己的愁苦情緒,又提到與愛人的離別,使詩歌更加富有感情的張力。
詩中的"共誰同醉"表達了詩人對年輕時與愛人共度美好時光的懷念,而"恨老來風月"則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年老的懊悔之情。詩人用"手板"形容手執琴板的人,寓意著那些依然能夠歡笑、陶醉于風月之中的人,以及他們的晚年回憶。最后一句"記白頭如雪"則展示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老去的真實感受,白發如雪成為歲月的見證。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逝,以及對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離別的傷感。通過對秋天景象的描繪,以及對年老和離別的思考,詩人表達了深刻的情感和對生命的思考。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現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感慨。
“從此共誰同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ǎo shì jìn
好事近
qiū yì zǒng guān chóu, nà gèng yǔ jūn qīng bié.
秋意總關愁,那更與君輕別。
cóng cǐ gòng shuí tóng zuì, hèn lǎo lái fēng yuè.
從此共誰同醉,恨老來風月。
yáo zhī shǒu bǎn xiào kàn yún, jiāng biān zuì shí jié.
遙知手板笑看云,江邊醉時節。
yīng wèi lǎo rén huí shǒu, jì bái tóu rú xuě.
應為老人回首,記白頭如雪。
“從此共誰同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