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龍聲噴蘄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怒龍聲噴蘄竹”全詩
風帽還欹清露滴,凜凜微生寒粟。
白玉樓高,水精簾卷,十里堆瓊屋。
千山人靜,怒龍聲噴蘄竹。
夜久斗落天高,銀河還對瀉,冷懸雙瀑。
此地人間何處有,難買明珠千斛。
弄影人歸,錦袍何在,更誰知鴻鵠。
素光如練,滿天空掛寒玉。
分類:
作者簡介(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為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后退隱廬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于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酹江月》周紫芝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酹江月》是宋代詩人周紫芝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冰輪飛上,正金波翻動,
玉壺新綠。
風帽還欹清露滴,
凜凜微生寒粟。
白玉樓高,水精簾卷,
十里堆瓊屋。
千山人靜,怒龍聲噴蘄竹。
夜久斗落天高,
銀河還對瀉,
冷懸雙瀑。
此地人間何處有,
難買明珠千斛。
弄影人歸,錦袍何在,
更誰知鴻鵠。
素光如練,滿天空掛寒玉。
詩意:
《酹江月》描繪了一幅冷峻、寒冷的江月夜景。詩中通過描繪飛舞的冰輪、翻動的金波,以及清露滴落在風帽上的情景,展現了冰冷的氣息。白玉樓高聳,水精簾卷,十里間堆滿了瓊屋,形容了美麗壯麗的景色。千山靜謐,但怒龍的吼聲卻噴薪竹間,增加了一絲威勢和狂野。夜晚久了,北斗星逐漸落下,銀河依然流淌,冷冰冰的月光懸掛如雙瀑布般流淌。詩人感嘆這樣美景只有在這片人間才能找到,但卻難以買到像明珠一樣珍貴的美景。人們的身影漸行漸遠,錦袍不知去向,更無人知曉鴻鵠的去處。素光如絲練般掛滿寒冷的天空,給人一種冷冽的感覺。
賞析:
《酹江月》通過對冷峻、寒冷的江月夜景的描繪,展示了冷寂的氣息和壯麗的景色。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冰輪、金波、清露等形象,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這個景象的冷艷和美麗。白玉樓、水精簾、瓊屋等描述則營造了一個奇幻、美好的場景,給人以寧靜與夢幻的感覺。與此同時,怒龍吼聲的描繪帶來了一絲狂野的氣息,為整個景象增添了一份活力和震撼。最后,詩人以難以買到明珠千斛的形象,表達了這樣絕美景色的珍貴和難得。整首詩以冷冽的素光如練和寒冷的玉掛天空作為結尾,給人以深深的寒冷感受,使讀者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其中的冷峻和孤寂之美。
“怒龍聲噴蘄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èi jiāng yuè
酹江月
bīng lún fēi shàng, zhèng jīn bō fān dòng, yù hú xīn lǜ.
冰輪飛上,正金波翻動,玉壺新綠。
fēng mào hái yī qīng lù dī, lǐn lǐn wēi shēng hán sù.
風帽還欹清露滴,凜凜微生寒粟。
bái yù lóu gāo, shuǐ jīng lián juǎn, shí lǐ duī qióng wū.
白玉樓高,水精簾卷,十里堆瓊屋。
qiān shān rén jìng, nù lóng shēng pēn qí zhú.
千山人靜,怒龍聲噴蘄竹。
yè jiǔ dòu luò tiān gāo, yín hé hái duì xiè, lěng xuán shuāng pù.
夜久斗落天高,銀河還對瀉,冷懸雙瀑。
cǐ dì rén jiān hé chǔ yǒu, nán mǎi míng zhū qiān hú.
此地人間何處有,難買明珠千斛。
nòng yǐng rén guī, jǐn páo hé zài, gèng shéi zhī hóng hú.
弄影人歸,錦袍何在,更誰知鴻鵠。
sù guāng rú liàn, mǎn tiān kōng guà hán yù.
素光如練,滿天空掛寒玉。
“怒龍聲噴蘄竹”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