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牽心上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愁牽心上慮”全詩
淮波寒重雨疏疏。
煙籠灘上鷺,人買就船魚。
古寺幽房權且住,夜深宿在僧居。
夢魂驚起轉嗟吁。
愁牽心上慮,和淚寫回書。
作者簡介(趙佶)

宋徽宗,名趙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趙佶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時無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里處)。 他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書”。
《臨江仙(宣和乙巳冬幸亳·州途次)》趙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仙(宣和乙巳冬幸亳·州途次)》是宋代皇帝趙佶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過水穿山前去也,
吟詩約句千余。
淮波寒重雨疏疏。
煙籠灘上鷺,
人買就船魚。
譯文:
穿過水流、穿過山嶺前行,
吟誦了千余句詩句。
淮河波浪寒冷,雨點稀疏。
煙霧籠罩灘涂上的鷺鳥,
人們買魚就在船上。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趙佶在旅途中的景象和心情。他通過描述沿途的水流、山嶺以及淮河的寒冷和雨點的稀疏,展示了旅途中的自然風光。作者觀察到灘涂上的煙霧籠罩著鷺鳥,也提到人們在船上購買魚類。整首詩詞充滿了旅行的情致和自然景色的描繪。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旅行途中自然景色的觀察和感受。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淮波的寒冷和雨點的稀疏與灘涂上的煙霧和鷺鳥形成鮮明對比,給讀者帶來了視覺上的沖擊和感受上的反差。同時,作者也通過描繪人們在船上購買魚類的情景,為詩詞增添了生活氣息和人文關懷。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表達了作者旅行途中的心情和思緒。尤其在最后兩句,“夢魂驚起轉嗟吁。愁牽心上慮,和淚寫回書。”中,作者表達了內心的愁苦和憂慮之情。他在深夜中宿于僧房,夢魂驚醒,為自己的憂愁而嘆息。他的思緒和情感通過淚水寫成回信,表達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內心情感,展示了作者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自然的敏感觀察。它既展示了宋代皇帝趙佶的文學才華,也反映了他作為皇帝的人文情懷。
“愁牽心上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xuān hé yǐ sì dōng xìng bó zhōu tú cì
臨江仙(宣和乙巳冬幸亳·州途次)
guò shuǐ chuān shān qián qù yě, yín shī yuē jù qiān yú.
過水穿山前去也,吟詩約句千余。
huái bō hán zhòng yǔ shū shū.
淮波寒重雨疏疏。
yān lóng tān shàng lù, rén mǎi jiù chuán yú.
煙籠灘上鷺,人買就船魚。
gǔ sì yōu fáng quán qiě zhù, yè shēn sù zài sēng jū.
古寺幽房權且住,夜深宿在僧居。
mèng hún jīng qǐ zhuǎn jiē xū.
夢魂驚起轉嗟吁。
chóu qiān xīn shàng lǜ, hé lèi xiě huí shū.
愁牽心上慮,和淚寫回書。
“愁牽心上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