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為開圣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元宵為開圣景”全詩
萬金光射龍軒瑩。
繞端門、瑞雷輕振。
元宵為開圣景。
嚴敷坐、觀燈錫慶。
帝家華英乘春興。
搴珠簾、望堯瞻舜。
分類:
作者簡介(趙佶)

宋徽宗,名趙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趙佶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時無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里處)。 他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書”。
《金蓮繞鳳樓》趙佶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金蓮繞鳳樓》是宋代趙佶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絳色的燭光在紅紗籠中相互映襯,
馬車奔馳,繡轂上的塵土被清香所襯托。
萬種金色的光芒照耀著龍軒,閃閃發亮。
繞過端門,瑞獸紋飾輕輕振動。
元宵節為圣景而開啟。
嚴敷坐在那里,觀賞燈火,慶賀燈節。
皇家的華英們乘著春季的興致。
撥開珠簾,眺望著堯、舜的景象。
詩意:
《金蓮繞鳳樓》描繪了一幅瑰麗輝煌的場景,詩人以華麗的辭藻描繪了宮廷的盛景。詩中所描述的絳燭、馳繡轂、塵清香,以及金光射龍軒等景物,展現了皇家的富麗堂皇和繁華盛景。元宵節的慶典活動和觀賞燈火的場景,彰顯了皇室的歡慶和喜悅。最后,詩人以帝王視角,通過搴珠簾眺望,表達了對古代賢王堯和舜的景仰和敬意。
賞析:
《金蓮繞鳳樓》以華美的描寫展示了宋代宮廷的繁榮狀況和盛世景象。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絳燭、馳繡轂、金光射龍軒等,通過形象的描繪,使讀者感受到了宮廷的奢華和輝煌。詩人以饒富情感的筆觸,描繪了元宵節的慶典和觀燈盛景,展示了皇室的歡慶和喜悅之情。最后,詩人通過皇帝的視角,以搴珠簾、望堯瞻舜的方式,表達了對古代賢王的景仰和崇敬。
整首詩詞通過華麗的描寫和緊湊的句式,將讀者帶入了一個瑰麗輝煌的宮廷景象中,展現了帝王盛世的繁華和豪華。同時,詩人也透過這些華美景物,表達了對古代賢王的崇敬和敬意。這首詩詞充滿了豪情和壯麗的意境,是宋代宮廷詩詞的典型代表之一。
“元宵為開圣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 lián rào fèng lóu
金蓮繞鳳樓
jiàng zhú zhū lóng xiāng suí yìng, chí xiù gǔ chén qīng xiāng chèn.
絳燭朱籠相隨映,馳繡轂、塵清香襯。
wàn jīn guāng shè lóng xuān yíng.
萬金光射龍軒瑩。
rào duān mén ruì léi qīng zhèn.
繞端門、瑞雷輕振。
yuán xiāo wèi kāi shèng jǐng.
元宵為開圣景。
yán fū zuò guān dēng xī qìng.
嚴敷坐、觀燈錫慶。
dì jiā huá yīng chéng chūn xīng.
帝家華英乘春興。
qiān zhū lián wàng yáo zhān shùn.
搴珠簾、望堯瞻舜。
“元宵為開圣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