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東流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語東流去”全詩
恨密云、不下陽臺雨。
霧閣云窗,風亭月戶。
分明攜手同行處。
而今不見生塵步。
但長江、無語東流去。
滿地落花,漫天飛絮。
誰知總是離愁做。
分類: 七娘子
作者簡介(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號薌林居士,臨江(今江西清江縣)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蔭補官。徽宗宣和間,累官京畿轉運副使兼發運副使。高宗建炎處任遷江淮發運使。素與李綱善,李綱罷相,子湮也落職。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圍潭州,子諲率軍民堅守八日。紹興中,累官戶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對秦檜議和,落職居臨江,其詩以南渡為界,前期風格綺麗,南渡后多傷時憂國之作。有《酒邊詞》二卷。
《七娘子》向子諲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七娘子》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向子諲。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圍水繞高唐路。
恨密云、不下陽臺雨。
霧閣云窗,風亭月戶。
分明攜手同行處。
而今不見生塵步。
但長江、無語東流去。
滿地落花,漫天飛絮。
誰知總是離愁做。
詩意: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和離愁別緒為主題,描繪了山水之間的一段故事。詩中寫到了山圍水繞的高唐路,暗示著一個美麗的地方。然而,密云遮住了陽臺,沒有下雨,給人一種失望和煩惱的感覺。霧閣和云窗,風亭和月戶,描繪了一幅幽靜而美麗的畫面。詩人與伴侶曾經在這里一起行走,但現在已經不再看到他們的足跡。長江無聲地向東流去,滿地落花,漫天飛絮。詩人深深地感到離愁之苦,他們離別時的心情如此之重。
賞析:
《七娘子》利用自然景色和意境來表達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詩人通過描寫山水和天氣的變化,巧妙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詩中的山圍水繞高唐路給人一種寧靜和美麗的感覺,但暗示著詩人內心的失望和煩惱。霧閣、云窗、風亭和月戶的描繪增加了詩詞的藝術感,讓讀者感受到一種恬靜和寧謐的氛圍。詩人在描繪這些自然景色的同時,也抒發了對離別的思念和痛苦。長江無聲地流淌,滿地的落花和飛絮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進一步強調了詩人的離愁之苦。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離別的深情思緒。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的離愁別緒,同時也可以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體會到山水之間的美麗和寧靜。
“無語東流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 niáng zǐ
七娘子
shān wéi shuǐ rào gāo táng lù.
山圍水繞高唐路。
hèn mì yún bù xià yáng tái yǔ.
恨密云、不下陽臺雨。
wù gé yún chuāng, fēng tíng yuè hù.
霧閣云窗,風亭月戶。
fēn míng xié shǒu tóng háng chù.
分明攜手同行處。
ér jīn bú jiàn shēng chén bù.
而今不見生塵步。
dàn cháng jiāng wú yǔ dōng liú qù.
但長江、無語東流去。
mǎn dì luò huā, màn tiān fēi xù.
滿地落花,漫天飛絮。
shéi zhī zǒng shì lí chóu zuò.
誰知總是離愁做。
“無語東流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