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禁風力又吹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禁風力又吹殘”全詩
玉霙爭臘去留間。
不禁風力又吹殘。
客舍不眠清夜冷,縈愁一縷裊檀,空庭月落斗闌干。
作者簡介(沈與求)

沈與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號龜溪,湖州德清(今屬浙江)人。政和五年進士。歷官明州通判、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書兼權翰林學士兼侍讀,荊湖南路安撫使、鎮江知府兼兩浙西路安撫使、吏部尚書、參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樞密院事。著有《龜溪集》。
《浣溪沙》沈與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是宋代文學家沈與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浣溪沙》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花信催春入帝關。
玉霙爭臘去留間。
不禁風力又吹殘。
客舍不眠清夜冷,
縈愁一縷裊檀,
空庭月落斗闌干。
詩意:
《浣溪沙》描繪了春天的景象,花朵傳遞著春天的信息,催促著春天進入帝王的城關。玉霙(指臘月的霜)在去留之間爭斗不休。詩人感嘆風力勁烈,吹散了殘留的花朵。夜晚,客舍中寒冷的清澈讓人難以入眠。一絲憂愁纏繞在心頭,像裊裊的檀香。空曠的庭院里,月亮已經落下,只剩下北斗星高懸。
賞析:
《浣溪沙》以簡練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來臨和人情的冷寂。詩中的花信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玉霙的去留之爭,暗示了時間的流轉和事物的變遷。風力的吹殘將春天的美麗瞬間抹去,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對光陰易逝的感慨。夜晚的客舍冷清寂寞,縈繞的憂愁如同裊裊的檀香,彌漫在空蕩的庭院中。夜色沉沉,月亮已經落下,只剩下孤獨的斗闌干高懸,給人一種清冷的寧靜感。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冷寂的深沉思考,展現了宋代詩人的獨特才情和感慨之情。
“不禁風力又吹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huā xìn cuī chūn rù dì guān.
花信催春入帝關。
yù yīng zhēng là qù liú jiān.
玉霙爭臘去留間。
bù jīn fēng lì yòu chuī cán.
不禁風力又吹殘。
kè shè bù mián qīng yè lěng, yíng chóu yī lǚ niǎo tán, kōng tíng yuè luò dòu lán gān.
客舍不眠清夜冷,縈愁一縷裊檀,空庭月落斗闌干。
“不禁風力又吹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