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斟低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淺斟低唱”全詩
坐看闌檻,瓊蕊遍寒枝。
妝點蘭房景致,金鋪掩、簾幕低垂。
紅爐畔,淺斟低唱,天色正相宜。
更闌,人半醉,香肌玉暖,寶髻云欹。
又何須高會,梁苑瑤池。
堪笑子猷訪戴,清興盡、忍凍空回。
仍休羨,漁人江上,披得一蓑歸。
分類: 滿庭芳
作者簡介(蔡伸)
蔡伸(1088—1156)字伸道,號友古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蔡襄孫。政和五年(1115)進士。宣和年間,出知濰州北海縣、通判徐州。趙構以康王開大元帥幕府,伸間道謁軍門,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檜當國,以趙鼎黨被罷,主管臺州崇道觀。紹興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為浙東安撫司參謀官,提舉崇道觀。紹興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傳。伸少有文名,擅書法,得祖襄筆意。工詞,與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屬,屢有酬贈。有《友古居士詞》一卷。 存詞175首。
《滿庭芳》蔡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滿庭芳》是一首宋代蔡伸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滿庭芳
風卷龍沙,云垂平野,晚來密雪交飛。
坐看闌檻,瓊蕊遍寒枝。
妝點蘭房景致,金鋪掩、簾幕低垂。
紅爐畔,淺斟低唱,天色正相宜。
更闌,人半醉,香肌玉暖,寶髻云欹。
又何須高會,梁苑瑤池。
堪笑子猷訪戴,清興盡、忍凍空回。
仍休羨,漁人江上,披得一蓑歸。
譯文:
芬芳的花朵遍布滿庭,寒風卷起龍卷,云朵垂懸在平野上,夜晚時密密地飄落雪花。
坐在闌檻上,看著瓊蕊盛開在寒枝上。
花園裝點得美麗如蘭房,金鋪的簾幕低垂。
在紅爐旁邊,輕抿著酒,低聲唱歌,天色正好。
更深夜已過半,人們有些醉了,香肌暖如玉,頭上的寶髻像云朵傾斜。
又何必去高雅的宴會,去梁苑或瑤池。
我笑子猷去拜訪戴,他的清興已盡,只忍著冷寒空回。
不必羨慕,漁人在江上,掛著一件蓑衣回家。
詩意和賞析:
《滿庭芳》描繪了一個冬日的景象,通過花朵、雪花和冷寒的環境,展現了冬季的寒冷和靜謐之美。詩人坐在闌檻上,觀賞著花園中盛開的花朵,感受著冷寒的季節所帶來的寧靜和美麗。他品味著酒,低聲唱歌,與天色相得益彰。夜深時,人們已經醉倒,而詩人則體驗著一種溫暖和寧靜,宛如寶髻云欹。他表達了對高雅宴會的不屑,認為那里的歡樂已經枯竭,只剩下冷寒的回憶。最后,詩人指出,不必羨慕那些在江上捕魚的漁人,他們身上掛著一件蓑衣,可以自在地回家,而不受世俗的約束。
整首詩以冬日花園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寒冷的環境和花朵的美麗,展示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寧靜和冷靜。詩人以自身的體驗,表達了對高雅宴會和世俗紛擾的厭倦,強調了回歸自然和簡樸生活的價值。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冬日的美景,并通過對比和反襯,傳達了詩人的感悟和價值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風卷龍沙、云垂平野、瓊蕊遍寒枝等,使詩意更加生動有趣。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思考,呈現了作者對自然美和簡樸生活的向往,以及對世俗喧囂和虛浮的厭倦。
“淺斟低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tíng fāng
滿庭芳
fēng juǎn lóng shā, yún chuí píng yě, wǎn lái mì xuě jiāo fēi.
風卷龍沙,云垂平野,晚來密雪交飛。
zuò kàn lán kǎn, qióng ruǐ biàn hán zhī.
坐看闌檻,瓊蕊遍寒枝。
zhuāng diǎn lán fáng jǐng zhì, jīn pū yǎn lián mù dī chuí.
妝點蘭房景致,金鋪掩、簾幕低垂。
hóng lú pàn, qiǎn zhēn dī chàng, tiān sè zhèng xiāng yí.
紅爐畔,淺斟低唱,天色正相宜。
gēng lán, rén bàn zuì, xiāng jī yù nuǎn, bǎo jì yún yī.
更闌,人半醉,香肌玉暖,寶髻云欹。
yòu hé xū gāo huì, liáng yuàn yáo chí.
又何須高會,梁苑瑤池。
kān xiào zi yóu fǎng dài, qīng xìng jìn rěn dòng kōng huí.
堪笑子猷訪戴,清興盡、忍凍空回。
réng xiū xiàn, yú rén jiāng shàng, pī dé yī suō guī.
仍休羨,漁人江上,披得一蓑歸。
“淺斟低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