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桃葉分飛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渡江桃葉分飛后”全詩
樓外天如鏡。
水晶雙枕襯云鬟。
臥看千山明月、聽潺湲。
渡江桃葉分飛后。
馬上猶回首。
郵亭今夜月空圓。
不似當時攜手、對嬋娟。
分類: 虞美人
作者簡介(蔡伸)
蔡伸(1088—1156)字伸道,號友古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蔡襄孫。政和五年(1115)進士。宣和年間,出知濰州北海縣、通判徐州。趙構以康王開大元帥幕府,伸間道謁軍門,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檜當國,以趙鼎黨被罷,主管臺州崇道觀。紹興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為浙東安撫司參謀官,提舉崇道觀。紹興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傳。伸少有文名,擅書法,得祖襄筆意。工詞,與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屬,屢有酬贈。有《友古居士詞》一卷。 存詞175首。
《虞美人》蔡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虞美人》是宋代蔡伸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堆積著瓊玉般的露水,冰壺晶瑩剔透。
樓外的天空像一面鏡子。
水晶枕頭映襯著云狀的發髻。
躺著觀賞千山明亮的月光,傾聽潺潺的流水聲。
渡江時桃葉紛紛飄散。
在馬上仍回頭看望。
郵亭里今夜的月亮空空圓滿。
不像過去攜手欣賞著美麗的月色。
詩意:
《虞美人》描繪了一幅優美的夜景,以及與之相伴的人與事。詩人通過描述堆積的露水、晶瑩透明的冰壺,以及樓外的天空如鏡,營造了清新的氛圍。水晶枕頭映襯著云狀的發髻,給人一種柔美的感覺。詩人躺在那里,欣賞著明亮的月光,傾聽著潺潺的流水聲,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嘆和享受。然后,詩人提到了渡江時桃葉飄散的情景,以及在馬上回頭看望的片刻留戀。最后,詩人提到了當下的郵亭,雖然月亮依然圓滿,但與過去攜手欣賞美麗月色的情景不再相似,暗示了歲月的變遷和人事的離合。
賞析:
《虞美人》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景物描寫,以及細膩的情感描寫,營造出一種優美、深情的氛圍。詩中的堆積的瓊玉般的露水、晶瑩剔透的冰壺,以及樓外的天空如鏡,給人以清新純凈的感覺。水晶枕頭映襯著云狀的發髻,描繪了女子的柔美和婀娜。詩人躺在那里,欣賞月光和流水聲,表達了對大自然美景的贊嘆和享受,展現出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桃葉飄散和馬上回頭看望的描寫,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留戀和懷念。最后,郵亭的描寫則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與過去的美好時光相比較,給人以淡淡的傷感和思索。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美麗的夜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感慨和思考,給人以一種溫婉、柔情的藝術享受。
“渡江桃葉分飛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měi rén
虞美人
duī qióng dī lù bīng hú yíng.
堆瓊滴露冰壺瑩。
lóu wài tiān rú jìng.
樓外天如鏡。
shuǐ jīng shuāng zhěn chèn yún huán.
水晶雙枕襯云鬟。
wò kàn qiān shān míng yuè tīng chán yuán.
臥看千山明月、聽潺湲。
dù jiāng táo yè fēn fēi hòu.
渡江桃葉分飛后。
mǎ shàng yóu huí shǒu.
馬上猶回首。
yóu tíng jīn yè yuè kōng yuán.
郵亭今夜月空圓。
bù shì dāng shí xié shǒu duì chán juān.
不似當時攜手、對嬋娟。
“渡江桃葉分飛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