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閑又送春歸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等閑又送春歸去”全詩
等閑又送春歸去。
云幄翠陰浮。
長隨日腳流。
玉簫吹鳳怨。
驚起樓中燕。
飛去自雙雙。
惱人空斷腸。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蔡伸)
蔡伸(1088—1156)字伸道,號友古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蔡襄孫。政和五年(1115)進士。宣和年間,出知濰州北海縣、通判徐州。趙構以康王開大元帥幕府,伸間道謁軍門,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檜當國,以趙鼎黨被罷,主管臺州崇道觀。紹興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為浙東安撫司參謀官,提舉崇道觀。紹興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傳。伸少有文名,擅書法,得祖襄筆意。工詞,與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屬,屢有酬贈。有《友古居士詞》一卷。 存詞175首。
《菩薩蠻》蔡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菩薩蠻》
朝代:宋代
作者:蔡伸
飛英不向枝頭住,
等閑又送春歸去。
云幄翠陰浮,
長隨日腳流。
玉簫吹鳳怨,
驚起樓中燕。
飛去自雙雙,
惱人空斷腸。
中文譯文:
花瓣不停留在枝頭,
隨意地送走了春天。
翠綠的云彩漂浮在陰影里,
長久地隨著太陽的步履流動。
美妙的笛聲吹奏著鳳凰的哀怨,
驚動了樓中的燕子。
它們成雙成對地飛走,
令人心煩意亂,空留斷腸之情。
詩意和賞析:
《菩薩蠻》是宋代蔡伸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通過描繪春天的離去,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嘆和對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首先,詩人運用了花瓣不停留的意象,抓住了春天的瞬息之間,表達出時光的匆匆流逝。春天是生機勃勃、美好的季節,然而轉眼間就會過去,如同花瓣飄落的速度。
接著,詩人以云彩的形象來描繪春天的離去。云幄翠陰浮,長隨日腳流,形容了春天的飄忽不定,如同浮云隨著太陽的運行而流動。這種流動的意象也象征著時間的流轉,暗示著人生的短暫和無常。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描繪玉簫吹奏的鳳凰怨和樓中驚起的燕子,表達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鳳凰是傳統文化中的神鳥,象征著吉祥和美好,而燕子則是春天的使者,意味著希望和新生。詩人以樓中的燕子為形象,使詩意更加具體生動。
最后的兩句“飛去自雙雙,惱人空斷腸”,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離去的痛心和遺憾之情。美好的春天和時光如同燕子一樣成雙成對地飛去,令人感到痛苦和遺憾,心情被牽動,留下了斷腸之情。
整首詩通過描繪春天的離去,抓住了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同時,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使詩意更加深遠,給讀者帶來了美的享受和思考。
“等閑又送春歸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菩薩蠻
fēi yīng bù xiàng zhī tóu zhù.
飛英不向枝頭住。
děng xián yòu sòng chūn guī qù.
等閑又送春歸去。
yún wò cuì yīn fú.
云幄翠陰浮。
cháng suí rì jiǎo liú.
長隨日腳流。
yù xiāo chuī fèng yuàn.
玉簫吹鳳怨。
jīng qǐ lóu zhōng yàn.
驚起樓中燕。
fēi qù zì shuāng shuāng.
飛去自雙雙。
nǎo rén kōng duàn cháng.
惱人空斷腸。
“等閑又送春歸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