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備天顏知有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禮備天顏知有喜”全詩
彤庭龍尾。
禮備天顏知有喜。
九奏初傳。
耳冷人間十七年。
盈成持守。
仁德如春漸九有。
三輔名州。
好整笙歌結勝游。
作者簡介(蔡伸)
蔡伸(1088—1156)字伸道,號友古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蔡襄孫。政和五年(1115)進士。宣和年間,出知濰州北海縣、通判徐州。趙構以康王開大元帥幕府,伸間道謁軍門,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檜當國,以趙鼎黨被罷,主管臺州崇道觀。紹興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為浙東安撫司參謀官,提舉崇道觀。紹興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傳。伸少有文名,擅書法,得祖襄筆意。工詞,與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屬,屢有酬贈。有《友古居士詞》一卷。 存詞175首。
《減字木蘭花》蔡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減字木蘭花》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蔡伸。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初用樂彤庭龍尾。
禮備天顏知有喜。
九奏初傳。
耳冷人間十七年。
盈成持守。
仁德如春漸九有。
三輔名州。
好整笙歌結勝游。
詩意:
這首詩以木蘭花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忠誠、仁德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中通過描繪樂彤庭、天顏等場景和九奏、耳冷等細節,展現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詩人以木蘭花作為隱喻,寄托了自己對仁德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與抒情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描繪樂彤庭、天顏等場景,展示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樂彤庭是指皇宮中的樂府,象征著富貴和歡樂。天顏指的是天子的面龐,暗示著皇帝的歡喜和滿足。詩中提到九奏初傳,耳冷人間十七年,意味著作者在人間苦苦等待了很長時間,渴望享受美好生活的來臨。詩末提到仁德如春漸九有,三輔名州,好整笙歌結勝游,表達了作者希望實現仁德和美好生活的愿望。
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同時也借木蘭花之喻,表達了對忠誠和仁德的贊美。通過景物描寫和情感抒發的結合,詩歌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追求和對理想生活的渴望。這首詩表達了宋代文人對美好生活和仁德的向往,并以木蘭花作為象征,賦予詩歌更深層次的意境和情感。
“禮備天顏知有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減字木蘭花
chū yòng lè
初用樂
tóng tíng lóng wěi.
彤庭龍尾。
lǐ bèi tiān yán zhī yǒu xǐ.
禮備天顏知有喜。
jiǔ zòu chū chuán.
九奏初傳。
ěr lěng rén jiān shí qī nián.
耳冷人間十七年。
yíng chéng chí shǒu.
盈成持守。
rén dé rú chūn jiàn jiǔ yǒu.
仁德如春漸九有。
sān fǔ míng zhōu.
三輔名州。
hǎo zhěng shēng gē jié shèng yóu.
好整笙歌結勝游。
“禮備天顏知有喜”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